共24题,约20410字。
聊城一中高三语文测试2018.1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明清时代农业依然是社会经济的第一基础,农业人口依然是帝制国家统治的基本对象,所以“重农抑商”的言论与政策表现都依然存在,在某些特定语境下甚至表达得很激烈。但是“农商皆本”的言论已经表达得很清晰,并且愈来愈成为朝野共识;“利商”、“惠商”而非“抑商”,成为国家政策的基调。
明朝初年,曾颁布一系列与商业相关的政策,其中有被误读为抑制商业政策者。如洪武十八年(1385年),朱元璋曾谕户部:“朕思足食在于禁末作,足衣在于禁华靡。尔宜申明天下庶民各守其业,不许游食。”明代“游食”,并不等于经商,“庶民各守其业”包括商人继续经商,并非禁止人们经商。其他如初入商业者需有一定规模的资本,坐贾需在营业地占籍等政策,都是从稳定社会成员职业、地域性征,从而稳定社会秩序角度出发的政策,具有抑制商业的实际作用,但并非以抑制商业为最终目标。其次,明初商税并不沉重,大致三十税一,同时对军民婚丧嫁娶所用物品及舟车丝布之类免税。明中期以后,商税名目增多,收税机构增设,税率也有所提高。不过,万历中期矿监税使四出,盘剥商民现象,是出自皇权滥用,并不体现明代基本政策,所以遭到朝野一致反对,并在万历帝死去后立即终止,故在将万历皇帝派出矿监税使作为明朝抑商证据的时候,要注意其复杂性。通明一代,商税趋于由轻到重,但商税总额与社会商业总规模相比,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而且,万历初将“一条鞭法”推行全国,赋税负担更大程度地落实在土地上面,使得一些富商大贾以“无田而免差”,规避大量赋税负担。
相对于商业规模,明代商业税率偏低而非偏高。这种情况,一方面表示明朝政府财税观念仍然盘桓在农本经验之中,没有调整明白;另一方面表示明朝政府并无意于通过高税收压制商业,使之难以发展。清朝人口大幅度增加,商业规模也较明代更为庞大,而且朝廷随着商业税收增加而日益看重商业税收在政府财政中的地位,相应管理制度也从涣散仅取其大意转向精细严格。
明清外贸政策,曾经多受诟病,被一些学者视为“闭关锁国”。然而近年大量研究表明,此种认识,夸大了该时期的封闭性。综合官方、民间、海路、陆路贸易趋势,并考虑到明清时代前所未有的全球贸易对中外经济往来的影响,应视为“有限开放”更为贴切。
(选自《明清商业与帝制体系关系论纲》,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明清时代农业是社会经济的第一基础,但“重商”的呼声已高过“重农”。
B. 明初的一些政策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业的发展,是落后不可取的错误规定。
C. 明中期以后,商税加重,万历中期,盘剥商民现象更是抑制了商业的发展。
D. 清朝商业管理变得精细严格,与商业规模扩大后其财政地位提高有关。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按时间顺序,主要论述了从明到清,政府对商业发展的政策、态度。
B. 文中引用朱元璋的话,表明抑商政策纯属误读及统治者对商业发展的重视。
C. 文章先总领全文,然后具体评析明清商业政策,最后评价明清外贸政策。
D. 文章末段提出的观点新颖:明清并非“闭关锁国”,而是“有限开放”。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明清利商、惠商成为国家政策的基调,是因为“农商皆本”越来越成为朝野共识。
B. 明政府财税观念仍未摆脱农本经验,无意以重税压制商业,故商业税率偏低。
C. 万历初,赋税负担主要落在土地上,说明农业人口仍为国家统治的基本对象。
D. 闭关锁国忽略了明清外贸的开放性,实际上明清外贸在全球贸易中举足轻重。
【答案】1. D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A项,“‘重商’的呼声已高过‘重农’”说法错误,原文是“‘农商皆本’的言论已经表达得很清晰”。B项,“是落后不可取的错误规定”理解错误,原文是“都是从稳定社会成员职业、地域性征,从而稳定社会秩序角度出发的政策”可见并非“落后不可取”。C项,“盘剥商民现象更是抑制了商业的发展”说法错误,原文是“故在将万历皇帝派出矿监税使作为明朝抑商证据的时候,要注意其复杂性”。
【2题详解】
试题分析:B项,“表明抑商政策纯属误读及统治者对商业发展的重视”错,无中生有,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二段,原文不能看出统治者对商业发展的重视。
点睛: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选项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本题B项就属于无中生有。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分析各个选项,找出答案。D项,“明清外贸在全球贸易中举足轻重”言过其实,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最后一段,由“综合官方、民间、海路、陆路贸易趋势,并考虑到明清时代前所未有的全球贸易对中外经济往来的影响,应视为‘有限开放’更为贴切”可知,明清外贸实际上是“有限开放”。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孙犁的风骨
江南鹤
那年,我到天津总医院探望孙犁先生。我们不认识,我之前读了很多他写的书,从报纸上得知他住院,就去看他了。他躺在病床上,两只眼睛是白色的。我看到大吃一惊,站在旁边的一位阿姨说,他的眼睛是白内障。孙犁先生发现有人来,眨了眨眼,大声说:“去忙去吧,忙去吧。”旁边那个阿姨又说:“你别往心里去,谁来了,孙先生都这么说。”我站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