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道小题,约17740字。

  莆田第六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卷语文
  (选修古代诗歌)
  试题Ⅰ
  一.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老娘土
  江岸
  老娘土江岸钟海强舰长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甲板上,目不转睛地嘹望着一望无际的海域。近处,白色的浪花在蓝色的海面上翻滚,仿佛蓝色的布匹上点缀着细碎的白花;远处,海天一色,分不清楚哪是天哪是海,海的蓝把天的蓝彻底消融了。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再过一个月,他就要告别心爱的舰艇,告别祖国的南海疆域,解甲归田。也许,这一次出航,就是他的最后一次。
  作为一名守卫南海二十多年的老兵,他当然忘不了他在海军的第一个岗位:某礁盘的守卫战士。
  今天,他带领他的舰艇出航,恰好路过那个礁盘,他计划在那里停泊一下,故地重游。
  近了,近了,礁盘就在眼前。他的眼眶不由自主地湿润了……
  其实,钟海强是土生土长的大别山人,参军之前是个旱鸭子,见过的最大的水域就是他家门前的那条洗脂河——淮河上游的一条支流。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那批兵来到了南海。经过三个月的新兵训练,他们下连队了。他进驻了一个岛屿。后来才知道,他驻扎的地方根本算不了岛屿,只是一个礁盘-358号。礁盘只有篮球场大小,四周比海平面高不了多少,稍有风浪,礁盘就被海水淹没。他们班其实是驻扎在礁盘中央高高的钢筋架上。这种凌空高阁上的生活,让他头晕目眩,呕吐不已。
  班里只有三个人:班长、副班长和副班长口中的“新兵蛋子”钟海强。钟海强水土不服,没完没了的呕吐几乎使他虚脱了。
  班长急得直搓手,一迭声地问:“怎么办?怎么办?”
  班班副斜睨着钟海强,轻蔑地说:“新兵蛋子,熊样儿!”
  钟海强从床上挣扎起半个身子,对班长说:“用老娘土,煎水,给我喝。”
  班长根本没听清楚钟海强说的是什么,只听见一个“土”字。“土?这里哪儿有土?要土干什么?”他狐疑地问。
  “土,老娘土,在我包里。”钟海强说。
  班长打开钟海强的包,仔细翻了翻,没找到老娘土。
  班长看看钟海强,钟海强看看班长,稍顷,他们不约而同地抬起头来,看看副班长。副班长恼火地说:“你说的是那一包黑不溜秋的泥巴块儿吧?昨天整理内务,我给扔了。”
  钟海强突然像中了邪一样,凶狠地瞪一眼副班长,翻身下床。班长想拦他,没拦住。转眼间,他跌跌撞撞地冲出房门,石磙一样滚下了高高的台阶。幸亏大海还没有涨潮,他的那包老娘土还在礁盘上,安然无恙。
  身体恢复以后,钟海强对班长说:“在我们老家,父母都会为远行的孩子准备一包这样的土。它是从土灶里敲下的经过天长日久烘烤的锅心土,因为大都由老母亲亲手敲下,包好,送给儿女,所以我们当地人把它叫作‘老娘土’。人在他乡,水土不服,用老娘土煎水喝了,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班长哦了一声。
  班副不以为然地撇了撇嘴。
  不久,班副病了。钟海强拿出他的老娘土,准备给副班长煎水喝。班长不同意,他说:“副班长是新疆人,你是河南人,你的老娘土对他有用吗?再说,你刚来,水土不服,副班长来这里一年多了,又不是水土不服,怎么能用老娘土?”
  钟海强说:“班长,不管是新疆还是河南,我们都来自陆地,对于海洋来说,陆地上所有的土,都是我们的老娘土。试一试,不行吗?”
  谁知道,一碗浑浊的老娘土汤喝下去,副班长病情减轻;喝了第二次,明显见好;喝了第三次,已经生龙活虎了。
  从此,副班长改变了对钟海强的看法,更改变了对老娘土的偏见。他寄信到新疆老家,让父母寄一包同样的老娘土来。
  后来,钟海强当了班长,他要求每一个战士探亲返回时,都要带包老娘土……
  “报告舰长,358号礁盘已到,是否停泊?”值班员走过来,“啪”地举手敬了一个礼。
  钟海强从回忆中清醒过来,声音低沉地说:“停靠十分钟,我下去看看。”
  358号礁盘上,仍然是三个兵:班长、副班长、一个新战士。他们正列队向钟海强敬礼!钟海强走上礁盘,环顾四周,礁盘已经令非昔比。水泥围墙内,芳草如茵,鲜花盛开;水泥围墙上,有用彩色珊瑚垒成的五个大字:老娘土哨所。
  钟海强的眼眶再次湿润了。他明白,他脚下踩着的,滋养着花草的,正是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老娘土。
  (第13届“中国微型小说年度二等奖2015年12月28日”)
  1.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一项是
  A. 钟海强本是个旱鸭子,刚到部队时水土不服,经过多年的历练,他已经成长为人民海军的指挥员,巡航中能够“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甲板上”。
  B. 小说使用了插叙手法,通过钟海强的回忆表达了首位358号礁石盘的困难,同时也体现了广大海军守卫国家、巩固国防的奉献精神,这种写法是文章情节紧凑、叙事简洁。
  C. 20多年过去了,守卫358号礁盘的仍然是三个兵——班长、副班长、新战士,但礁盘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已经大为改善,战士们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D. 小说塑造了海军官兵的英雄群像,他们坚守海防前哨,经受住了艰苦的自然环境的考验,忠实地履行保卫祖国海疆的神圣职责。
  2. 小说在刻画钟海强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3. 小说为什么以“老娘土”为题?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 C    2. ①性格顽强。不顾礁盘哨所条件的艰苦,克服水土不服的困难坚守岗位。②宽容大度。虽然班副一开始对他有偏见,但当班副得病时,他不计前嫌,为副班长煎药治病。③热爱海防,献身边疆。比如写钟海强舰长钉子一样牢牢钉在甲板上,目不转睛地瞭望海域说明他执行任务时的专注和高度的责任感。再如在南海巡逻二十多年即将解甲归田时,对心爱的舰艇,对南海边防的不舍。④不忘家乡,珍视亲情。重视老娘土,时刻带在身边。   
  3. ①结构上,起线索的作用。小说主要情节围绕“老娘土”展开。在“老娘土”的串联下,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环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②表现内容上,小说中的“老娘土”为战士们守卫海疆发挥了重要作用。“老娘土”实际上是战士们的“护身符”,它可以治疗战士们的疾病,让来自内陆的战士们尽快适应岛礁的环境。③揭示主题。“老娘土”具有象征意义,它不仅寄托了母亲对儿女朴实无私的爱,同时还表现了祖国大地和祖国辽阔的海疆紧密相连,有了大地母亲的护佑,祖国的海防才能不断巩固,坚不可摧。④人物刻画上,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有助于展示钟海强等展示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⑤以方言土语为题,新颖别致,制造悬念,吸引读者。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一项是”。题干是“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C项“战士们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不妥,是条件改善了。
  2. 试题分析:题干是“小说在刻画钟海强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本题考查欣赏人物形象的能力。首先从文中找到有关副班长的内容,梳理与他有关的事件。从人物形象刻画的手法来分析体现了什么样的形象特点。如“斜睨”“轻蔑的说”,从神态动作中可看出他对新兵的偏见,但不要单纯的认为副班长是一个粗暴的人。他的偏见主要是认为新兵没有担当,缺少历练。而他是有些心直口快,有什么说什么不知道掩饰自己。最后由生病事件可看出他知错能改,是一个硬汉子。最后文中说“20 多年过去了……仍然是三个兵,班长、副班长、新战士”,副班长是一个忠于职守的,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不畏困难的勇士。比如:写钟海强舰长钉子一样牢牢钉在甲板上,目不转睛地瞭望海域,说明他执行任务时的专注和高度的责任感。再如在南海巡逻二十多年即将解甲归田时,对心爱的舰艇,对南海边防的不舍。表明他热爱海防,献身边疆的精神。解答时,要有性格特点的概括,也要有结合钟海强舰长的事迹加分析,最后分点作答即可。
  点睛:首先,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我们需要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比如本文中的店员,通过帮助人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上都可以体现她的性格特征。第二,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第三,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命运和性格的社会原因)。第四,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
  3. 试题分析:题干“小说为什么以‘老娘土’为题?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本题考查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本题属于开放题型,但前提是不能脱离文本。首先审题,“为什么以老娘土为题”?答题方向应是标题的作用。应从情节、人物、主题等方面分析。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揭示出文章最主要的内容。在文中,老娘土贯穿始终,从结构上说,它是线索,穿起小说的主要情节。另外人物形象也是通过用老娘土治病而凸显的,它让战士们战胜了疾病,通过老娘土加深了战士们的感情。为守卫疆土发挥了 重要作用。从凸显主题方面来看,老娘土有象征意义,从前文中战士用它作为副连长治病时 说的一句话看出,祖国大地和海疆紧密相连,结尾点明了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课内文言基础知识
  4. 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亲朋无一字          字:文字
  B. 岁暮阴阳催短景      景:景色
  C. 雕栏玉砌应犹在      砌:台阶
  D. 我欲因之梦吴越      因:因为
  【答案】C
  5. 下列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两朝开济老臣心       济:扶助
  B. 侵晓窥檐语           侵:侵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