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道小题,约18290字。

  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半期联考高二语文试卷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如何助力中国梦
  马建辉
  人们常说“诗必盛唐”,没有唐诗就没有盛唐,正是唐诗的大豪迈、大气度、大光焰、大悲悯形成了盛唐精神。盛唐是中华民族的一次伟大振兴,而以诗为核心的盛唐文化对于这次振兴,不仅是一种表现和摹写,更是一种深度参与创造的精神性、灵魂性力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历史,见证了中华文化基本精神的顽强生命力及其对于民族进步的强大推助力。   
  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这是对优秀文化产品,特别是文艺作品作为推进民族复兴强大动力的有力肯定,也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文艺创作者提出的新要求、新期待。优秀文艺作品以其动之以情、劝之以美的特性,“入人也深”“化人也速”,既可以动员、鼓舞本国人民,形成民族、国家发展进步的强大内驱力;又可以打动、感染和悦服国外读者和观众,形成实现中国梦的善意的外部助力,使民族复兴的前景越来越美好。 
  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必须要有一个文化的繁荣发展与之相匹配。其道理就在于如果只着眼发展经济,文化上的建设跟不上,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失去平衡,就会导致物欲的非理性膨胀,从而引发诸多社会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对于人的品德养成而言,没有节制的物化扩张和与之相伴的私欲膨胀是有毒的,而作为一种精神救赎的文化建设则是其解毒剂。有一个时期,人们讲道德滑坡,为什么道德会滑坡呢?就是强有力的文化建设没跟上,对物质欲望的管控节制机制失灵了。文化建设的根本就是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也就是德的建设。文化建设作为德的建设,其主要价值就是在经济成长的进程中抑制泛滥的物欲,净化人们的心灵,修复人们破碎的道德感,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使我们的民族能够树立起一种理性精神和崇高品质,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和道路。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无论其物质生产如何发达,物质积累如何丰富,它都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为衡量一个民族的伟大与否,不仅有经济上的指标,更有文化上、精神上的指标。当然,提升民族境界是一个艰难的道德爬坡的过程,不是只搞几项文化工程就可以实现的。一个民族的道德境界,是这一民族成员的道德境界的集中体现。因此,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在民族境界的塑造和提升上发挥作用,就必须融入社会生活,与民族成员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民族成员在实践中能够体验它、感知它、领悟它。而作为人们现实生活的形象、生动、细腻反映的文艺作品,在这方面显然具有着更为独特的长处和优势。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通过这样的文艺作品,民族成员就会为核心价值观的蕴涵和魅力所吸引,疏瀹五脏,澡雪精神(出自《文心雕龙》,“疏瀹”意为引导使畅通。“澡雪”意为洗涤使清洁。),获得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洗礼,进入到一种较高的道德境界。随着这样的文艺作品、文化产品的繁荣发展,民族成员就会得到普遍的精神滋养,民族的道德境界也会随之得以不断提升。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诗为核心的盛唐文化在盛唐时期的民族振兴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一种表现和摹写,更是一种深度参与创造的力量。
  B. 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内核的中华文化基本精神具有顽强生命力和对于民族进步的强大推助力,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是其见证者。
  C.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人们期待和要求文艺作品能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D. 优秀文艺作品能使民族复兴的前景越来越美好,因为它既可以动员、鼓舞本国人民,又可以打动、感染和悦服国外读者和观众,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经济的繁荣发展与文化的繁荣发展不相匹配,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不平衡,就会导致物欲的非理性膨胀,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B. 没有节制的物化扩张和私欲膨胀对于人的品德养成是有毒的,而文化建设则是其解毒剂,因为文化建设具有精神救赎的意义。
  C. 文化建设的根本就是德的建设,道德会滑坡的原因在于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导致对物质欲望的管控节制机制不能发挥作用。
  D. 作为德的建设,文化建设的主要价值在于抑制泛滥的物欲,净化人们的心灵,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树立起民族的崇高品质。
  3. 根据原文,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文化、精神比经济、物质显得更加重要,一个伟大的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它必然崇尚真善美,达到较高的道德境界。
  B. 优秀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地反映现实生活,“入人也深”“化人也速”,能够动之以情,劝之以美。如《边城》中洋溢的人性之美。
  C. 文艺作品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而核心价值观的蕴涵和魅力吸引着民族成员,使其获得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洗礼。
  D. 文化建设得到长足的发展,文化艺术不断繁荣,优秀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民族的道德境界也会随之得以不断提升,从而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答案】1. C    2. A    3. C
  【解析】
  1. 试题分析:C 偷换概念。人们“期待”和“要求”的是文艺创作者,而不是文艺作品。见第2段。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A “经济的繁荣发展……就会导致物欲的非理性膨胀”理解有误,“导致物欲的非理性膨胀”重要前提是“如果只着眼发展经济,文化上的建设跟不上”。见第3段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文艺作品能够……”表述有误,应为“好的文艺作品能够……”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阿庆嫂摆开八仙桌,在芦苇荡支起春来茶馆,惹得刁德一大为猜忌,很让胡司令觉得没面子。三人于是拉开架势,“得得呛呛”,一番智斗,好不精彩生动。小时候每看到这里,那个爽劲啊,真比骗了隔壁二癞子的几颗毛桃还来劲。没想到多年后,老程父子也常常“智斗”,弄得不好,还会发生“武斗”。
  自从家里安了这个破电脑,老程便巴在上面下不来,读新闻,走博客,BBS,实在累了,就想玩点儿游戏。不过,小程声明在先,你敢初一,我就敢十五。安定团结压倒一切,为了家庭的可持续性发展,老程只好正人君子,为人师表,绝不越雷池半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