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8道题,约4560个字。
七年级(上)竞赛语文试题
湖北省鄂州市一中 杨芳
题号一二三四五
(一)(二)(三)
得分
一、选择题。(10分)
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词,又称长短句,因而辛弃疾的词集就叫“稼轩长短句”,《西江月》便选自此。
B.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七字或五字,绝句则每首只有四句,《钱塘湖春行》便是五律。
C.《观沧海》的作者是东汉末年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诗人。
D.《天净沙·秋思》作者是元代的马致远,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2.下列成语感情色彩不完全相同的是 ( )
A.诚心诚意 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 柳暗花明
B.大模大样 张牙舞爪 不可一世 无法无天
C.诲人不倦 不可救药 熟能生巧 扑朔迷离
D.骇人听闻 洋洋自得 讳疾忌医 骄兵必败
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
A.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
B.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C.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好象都躲藏了起来。
D.这种昆虫非常漂亮,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4.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是 ( )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认为:成功=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C.创造,是人类智慧高度发展的结晶;创造,也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D.谈到怎样教育下一代?这位教育家有独到的见解。
5.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
黄河流千古,流出了① ,流出了② ,流出了③ 。
A.①黄皮肤人的群落 ②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③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B.①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②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③黄皮肤人的群落
C.①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②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③黄皮肤人的群落
D.①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②黄皮肤人的群落 ③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二、填空题。
6.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啜泣 连亘 酝酿
静mì è运 蹂lìn
7.默写。(4分)
①《春》中运用联想,由春花写到秋实的一句话是: _________, 。
②《钱塘湖春行》的颔联是: , 。
③《次北固山下》刻画破晓日出,江上春早,抒发诗人情怀的诗句是: , 。
④小明学习成绩优秀,组织能力强,但他刚转到这个班,不为同学所了解;因此在班干部选举中落选了。李老师引述《〈论语〉十则》中的两句话“ , ”,帮他解开了心中的疙瘩。
8. 文学常识填空。(6分)
①“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一句出自 ,作者 ,原名 ,字 。
②《山市》选自 ,作者 ,字___,__代文学家,世称____,号__居士。
③“元曲四大家”是指 、 、郑光祖、白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