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夯实练(含解析)(打包11套)新人教版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夯实练10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051102.doc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夯实练11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051103.doc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夯实练1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051101.doc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夯实练2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051104.doc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夯实练3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051105.doc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夯实练4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051106.doc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夯实练5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051107.doc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夯实练6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051108.doc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夯实练7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051109.doc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夯实练8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051110.doc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夯实练9含解析新人教版201809051111.doc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夯实练(1)
李仕才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师心自用,能突破某种思维定势,克服“高原现象”,从而登上创造的台阶。 B.春运人流尚散去,在广州火车站广场公用电话区一带,一种屡试不爽的诈骗手法死灰复燃,广大旅客应该提高警惕。 C.想到那些一边高喊“为人民服务”,一边大肆用公款填饱自己的酒囊饭袋的所谓公仆,他就气愤难抑。 D.不法商人昧着良心,制造大量“黑心棉”来坑害消费者,他们真是不名一钱,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参考答案】答案: B
解析: A句中的“师心自用“一般用来形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显然不能用来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C句中的“酒囊饭袋”比喻只会吃喝不会做事的人,不能用作“肠胃”意。D句中的“不名一钱”形容究到极点,连一文钱都没有,显然用错了。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邵逸夫先生自1985年以来,连年向内地教育捐赠巨款以建设教育教学设施,迄今捐款金额近47.5亿港元左右,建设各类项目6 013个。
B.雾霾是中国之痛,我们用后代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生态为代价,换取高速发展的GDP,走的恰恰是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C.近年来,一些公务接待活动出现了讲排场、比阔气、用公款大吃大喝,这些现象严重败坏了党风政风,极大地损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D.一座城市的人文温度,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上,只有让阳光也照亮“井居者”“蜗居者”的生活,我们才能同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解析:选D A项,“近47.5亿港元左右”不合逻辑,可去掉“近”或“左右”;B项,“我们用后代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生态为代价”句式杂糅;C项,“出现了讲排场、比阔气、用公款大吃大喝”缺少宾语,可在其后加“等现象”。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原《离骚》)
材料二:(魏晋数学家刘徽在为《九章算术》所做注释中指出)从圆内接正六边形开始割圆,“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辞海》“割圆术”条)
两则材料从不同角度给人以教益和启示,请就此谈谈
……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夯实练(3)
李仕才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到了《诗经》时代有了琴瑟的伴奏,更是洋洋大观了。 B.月明星稀,夜深人静,王小晓独自孑然一身地匆匆穿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的大门。 C.学校教学秩序整顿以后,以前那种不正常的师生关系也应该改弦更张了。 D.有些人对经济建设上的浪费损失已经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养成了一种麻木不仁恶习。
【参考答案】答案: D
解析: A.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B.形容孤独一人,不合语意。C.不能形容人的关系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冬日,“九眼贡莲”已进入双节前的黄金采摘期,数名采藕人正穿着防护衣在地里忙着采摘莲藕,将销往四川、陕西、甘肃等地。
B.这家4S店长期占道修车,不仅毁坏了人行道地砖,而且不能让行人、车辆正常通行,给周围群众的日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
C.建设智慧城市要从解决城市实际问题入手,合理规划管理城镇,打造城市宜居环境,最终增强市民的幸福感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D.进入秦岭,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漫山遍野点缀着火红的枫叶,蔚为壮观,这是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绝美画卷。
解析:选D A项,成分残缺,“将销往”前应加上主语“这些莲藕”;B项,句式杂糅,应改为“给周围群众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或“周围群众的日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C项,搭配不当,“增强”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能搭配。
3、下面这段文字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文段语言简明、得体。
新年将要莅临。在这辞旧迎新之际的时候,编辑部格外热闹。不少读者通过热线电话送来了感人的祝福,也有读者寄来了贺卡,写下了如火的诗句。编辑部全体成员感同身受,在此,发自肺腑衷心地感谢各位朋友;同时,还想惠赠各位朋友一份新年的礼物,这就是编辑部办好刊物的三条承诺:全方位扫描,零距离贴近,无障碍阅读。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考生解答这类题目,要注重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①词语使用是否赘余;②词语在对象、敬谦、褒贬等方面是否误用。考生答题时,可以对每一句话使用的词语进行分析,判断语段使用的词语的正误。“莅临”是“到来”的书面语,多指贵宾的到来,而新年的到来用“来临”即可。“之际”的意思是“的时候”,与后面的“的时候”重复,删去一个。“感同身受”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
……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夯实练(11)
李仕才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清洁工布里格姆每天推着垃圾车,行走在剑桥市的大街小巷,倾听街边老人的闲聊,耳濡目染,感受了这座古老名城浓厚的学术气息,了解了众多的历史名人。一个偶然的机会,有几个游客问路,他不仅指了路,还讲了这条路的由来和历史渊源,绘声绘色,把游客给迷住了。后来,许多游客都指名道姓让他作导游,而他也不孚众望,每次都能让游客满意而归。2009年,他获得了“蓝章导游”资格,剑桥大学也授予他荣誉文学硕士殊荣。 A.耳濡目染 B.绘声绘色 C.指名道姓 D.不孚众望
【参考答案】答案: D
解析: A.不孚众望:孚:信服。不能使大家信服。应改为“不负众望”。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江水进入水厂后,将经过严格的净化处理,成为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自来水,最终被输送至全市管网,进入北京市千家万户。
B.因突发山体塌方导致交通中断的川藏公路然乌沟路段,经过武警官兵连续20余小时奋战,被损坏的防雪走廊坍塌顶盖已成功破拆。
C.核心价值观是指能够体现社会主体成员的价值诉求,反映社会主体成员的根本利益,对社会进步与变革起推动和维系作用的有特定内核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
D.日本作家新井一二用一本《午后四时的啤酒》为我们娓娓叙说了自己的恋爱、结婚、生子、照顾小孩,全书没有渲染,没有夸耀,静静地,如小溪般流淌。
解析:选A B.中途易辙;C.语序不当,“变革”与“进步”,“推动”和“维系”互换;D.成分残缺,在“小孩”的后面加上宾语的中心词“的生活”。
3、阅读下面一则新闻,你对所报道的事件有什么看法?请拟写一段评论。要求:语言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80字。
今年,南京某所学校尝试对该校169名新生采取“量身定制”的分配宿舍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综合测评,让学习发展规划一致、生活作息习惯相近的学生同住一间宿舍。这一举措让95后的新生们觉得挺新鲜,同时也引发了同学们的热议。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写新闻评论的能力。首先应审读材料,明确事件,这段材料是讲南京某校采取“量身定制”的方式分配宿舍;然后考生应对这种做法做出评判,好还是不好,观点一定要明确;结合观点,考生应给出相应的理由,学校的用心,此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