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760字。
11 醉翁亭记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琅琊(____)环滁(____)晦明(____)伛偻(____)觥筹(____)林霏(____)
【答案】 (1). lánɡ;yá; (2). chú (3). huì; (4). yǔ;lǚ; (5). ɡōnɡ; (6). fēi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其中“琅琊”的“琊”应读“yá”,不要拼成“xié”,“觥”读作“gōng”,不要拼成“guāng”。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蔚然(茂盛)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辄醉(就)
B. 林霏(雾气) 佳木秀(茂盛、繁茂) 醉翁之意(情趣)
C. 晦明(暗) 岩穴暝(昏暗) 寓之酒(寄托)
D. 负者(失败) 伛偻(腰背弯曲) 苍颜白发(脸色苍老)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D项中的“负”是“背着(东西)”的意思。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
3.下列与“行者休于树”中“于”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 负者歌于途
C. 多会于此
D.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答案】A
【解析】
【详解】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要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经常积累、对比,从而掌握虚词的用法。A中的“于”是“向”的意思,而其他三项“于”都是“在”的意思。故选A。
4.下面的“而”字表修饰的一项是( )
A.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B.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D.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答案】D
【解析】
【详解】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要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经常积累、对比,从而掌握虚词的用法。A项“而”表示并列关系;B项“而”表示顺承关系;C项“而”表示转折关系;D项“而”表示修饰关系。故选D。
5.全篇共21个“也”字,所表述的语气有三种:A.陈述(用于描写景物);B.肯定(用于介绍人名);C.感叹(用于直抒胸臆)。试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也”字 各表现了哪种语气。
(1)环滁皆山也。(____)
(2)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____)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____)
(4)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____)
(5)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____)
(6)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