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4030字。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题
整理制作:青峰弦月工作室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8页。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请认真填涂准考证号。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学”一词自打问世以来,就自带神秘性。
美学并非高不可攀,但足以阐释生命的境界。看《蒙娜丽莎》和《西斯廷圣母》中那甜美、悠然的微笑,达芬奇和拉斐尔要赞美的不光是面上的庄慈,更是发自人物内心的真善美。
中国美学讲究以慧心去挖掘寻常,称为“采集不可见的东西之蜜”,又多与“真”血脉
相连。
孔子则进一步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依存的社会性,世间和谐贵在推行非强制性的道德,唯有普及“仁”这个既内在又超越的终极价值,含蓄体现了美学的使命。
美学是一门庞杂的体系,博大精深,又见仁见智,没有真正的定论。
“美学不是绝对的真理,而是无穷的智慧。”相信这是最本质的回答了。
中国艺术的本体自觉始于魏晋。
以陶渊明及其文学作品、美学观为例,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决然归隐田园,爱艺术却不唯艺术,只是以之为体道途径,为人生而艺术。
“以审美心胸从事现实事业”,正是中国美学价值取向中最为深层的内容,也是美学发展的必然,同时也映衬了陶渊明的美学思考,“对生命有限的彻悟,对生命无限的归复”。
潘知常将中国美学的观点划分为言(形式层)——象(再现层)——意(表现层)——道(意蕴层)四种层次,分别阐释了艺术存在的特殊形式,如诗歌的声辞,绘画的笔墨为形式层;艺术之中的外在世界,由“形似”转向“神似”,庄子为个中翘楚,美在道而不在物;艺术之中的内在世界,由“言志”转向“缘情”,寓情于景,崇尚意境,实现了“意”与“象”的互联;最为深层的美感效应,所谓“味外之味有神韵”,即指此。清人方熏也在《山静居画论》中说:“气韵生动为第一要义。”
明中叶后的启蒙美学,新兴的“趣味美学”取代了“意境美学”,弘彰“性灵”与“自我”,着力突出人的感性情欲,开辟更适合容纳自身的理论格局。
较之古典美学,启蒙美学突破了中和原则,开创了以情为本的创作之风,提倡自然美和朴素美。当然它也存在致命的局限性,如把势利心、富贵心以及“认欲为理”说成是人类的本性,一度造成审美标准的混乱。
美学是尚未被规定的存在,没有哪个学者可以真正穷尽谜底,这是不幸也是大幸。它永远向未来敞开,期待后人的理解与演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美学足以阐释生命的境界,比如一些伟大艺术家的作品不重在赞美面上的庄慈,而重在歌颂发自人物内心的真善美上就能体现这一点。
B.孔子认为唯有这个既内在又超越终极价值“仁”的普及,才含蓄体现了美学的使命。
C.魏晋以前的文学家无法做到爱艺术却不唯艺术,以之为体道途径,更不用说为人生而艺术。
D.“趣味美学”强调的是个人的精神、性情、情感等,它开辟了更适合容纳自身的理论格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虽以谈论中国美学为主,但文中也不乏运用国外事例,这样更能揭示美学的一般特征,又能与中国美学形成比照。
B.文章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介绍了中国美学的源起、发展、变化的演进历程,这样的安排使条理清晰,脉络分明。
C.潘知常对中国美学四种层次的剖析简明而精辟,潘教授向我们阐释了这四种层次既是逐层递进又有相互熔融的关系。
D.在论述中“美学是无尽的”这一观点贯彻始终,包括引用的“美学是无穷的智慧”、“对生命有限的彻悟,对生命无限的归复”等都与这一观点密切相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美学与“真”血脉相连,这样的美虽然是“不可见”的,但中国美学讲究以慧心去挖掘,仍然能发现这些真正美的东西。
B.艺术创作者注重由“形似”转向“神似”,体现了艺术创作中由“象”这一层次向“意”这一层次的深入。
C.启蒙美学对古典美学有明显的突破,树立了新的创作之风和新的美学观,但也
明显的存在不足,如把人的私欲说成人的本性,而使审美标准混乱。
D.对于美学,现在还没有哪个学者可以真正穷尽它的谜底,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
因是美学不把追求真理而把探求智慧作为终极目标。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垃 圾
刘国芳
六楼又下来了,倒垃圾。垃圾桶边有一个女人,这女人是小区的清洁工,她看见六楼走过来,跟六楼笑了笑,但六楼压根没用眼睛瞧她。六楼其实也是个女人,但两个女人的层次完全不同,六楼的丈夫当官,而这个女人,是清洁工。六楼从不跟女人打招呼,女人不也计较这些。六楼不睬她,她也不介意,下次见了六楼,仍然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