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1道题,约7150个字。
2018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交卸(xiè )蹒跚(pán)诘问(jié)坦荡如砥(dǐ )
B. 驱犊(dǔ)长髯(rán)悄然(qiǎo)千转不穷(zhuán)
C.差使(chāi)寒噤(jìn )取缔(dì)锐不可当(dāng)
D. 素湍(duān)妯娌(zhóu lí)震悚(sǒng )恹恹欲睡(yān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娴熟镌刻绯红殚经竭虑
B.狼籍不逊黝黑正襟危坐
C.荒谬墓地燥热油光可签
D.踌躇洗涤倦怠潜滋暗长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学过的《爱莲说》、《陋室铭》,都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B.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
C.通过对海上日出这一奇观进行绘声绘色的描写,表现了作者作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D.有时说话就应照直说,别拐弯抹角的。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防止非典疫情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B.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C.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D.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5.下列关于作家作品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藤野先生》一文赞颂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而深沉的怀念之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B.都德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C.《与朱元思书》选自吴均的《吴均集校注》,本文既描绘了奇山异水,也写了自己的感受,意在劝友人放下争名夺利之心,忘情于天地大美之中。
D.《白杨礼赞》作者矛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代表作有《蚀》三部曲、《子夜》等
二、古代诗文阅读。(22分)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念无与为乐者念:思念
B.盖竹柏影也盖:大概是
C.但少闲人但:只是
D.如无两人耳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7. 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A. 念/无与/为乐者B.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 庭下/如/积水空明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篇幅短小,却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环环相扣。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自解、自慰、自我排遣,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B.“欣然起行”,“欣然”写其兴奋喜悦之情,又似心有无奈:既然无法入睡,不如去赏月吧!
C.文中作者用比喻来描写月色,积水喻月光,藻荇交错喻月下竹柏影,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这空灵境界也许正是作者彼时心境的写照。
D.结尾处,“闲人”二字的含义,是指我们夜游时的心境:空灵自在、闲适自如,所以才能赏到如此美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