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420字。
第四单元   多彩四季
15  三峡 
●○任务分析
《三峡》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描写了三峡四季的壮丽景色。学习本文,最终应达到能熟练背诵课文,能恰当地说出或写出文章的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让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领略文中描绘的三峡的壮丽景色,分析描写景物的方法。这就要抓住重点词语,通过比较、品味,使学生加深对语意的理解。同时需对作者《水经注》有所了解,对三峡有所了解,还必须积累文中文言词句的意义。因此,本文教学的起点,要从了解三峡,扫除文字障碍开始, 着重通过朗读和揣摩来理解文章的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①能在自读的基础上正确朗读,翻译课文。
②能说出课文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
③学习用字遣词简练精确的特点, 能说出文中关键词的表达作用。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成诵,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并能模仿写一篇短文。
●○课前学习
搜集有关《水经注》的资料,搜集有关三峡的资料(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影视资料等)。自读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三峡的美丽。
●○课时安排
1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翻译课文。领略文中描绘的三峡的壮丽景色
教学设计
141
   图画引入,激发读趣
 1、导语:优美的画面将我们引领到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
(画面呈现)长江,我国的第一大河,全长6300余公里。它流经四川盆地东缘时冲开崇山峻岭,夺路奔流形成了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大峡谷——长江三峡。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全长192公里,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峡”。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华彩部分。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江河,耸峙的山峦,给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笔意与灵感!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就曾来过此地,用自己的亲见亲历撩开了三峡的神秘面纱,让世人真正认识了这一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观。这节课让我们随北魏时期的郦道元的脚步,回到1500年前一起来领略那时三峡的美丽风光吧。
初读课文,理解文意
范读,感知课文。
教师导入语:这是一篇描摹山水的美文,老师为大家范读一遍,请同学们看屏幕。(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CAI显现三峡风景图像及滚屏字幕)
细读,重在读懂、读通。下面就请同学们参照注释细读课文,把课文读懂。注意同桌互相监读,不读错字、漏字,把握好节奏。
(教师注意巡回察看,及时了解学生朗读、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共性的问题,及时点拨指正。)
释疑,扫除理解障碍。如有不清楚或没有把握的字词,提出来,其他同学解答。(CAI显现出重点字、词、句,供学生解答。)
考查:⑴学生朗读、点评。老师请四位同学分别朗读文章的四个段落,比比谁读得好。全班同学一起监督,然后点评。
⑵文意看谁理解得准。采取一组一人问,另一组任何一人译的方式,答对得10分,答错,则问的组得10分,每组限问5题。
(同学自由发言。采用比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师生共同评价,教师以鼓励为主,如:你看书真仔细,背得准确等,这都是专心的效果。提问、比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课堂秩序混乱,表面活跃的现象,教师应适当引导,控制。)
  品析课文,领略美景。
1、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透过文字领略三峡的美,准备用“三峡的……美,你看……(文中的语句)”说一句简单的话。       
示范:三峡的山美,你看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同学们可接着说:水美、激流美、瀑布美、树美、声美、高猿美、民谣美、秋天美……
学生自由品析三峡之美。
142
2、听这些同学一说,我们脑海里有了一些模糊的影像了,能不能在后面用自己的话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