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一课时,约2060字。
《社会和个人》 (爱因斯坦)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把握文中提出的社会和个人的辨证关系。
2.理解社会与个人之间关系问题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 正确把握文中提出的社会和个人之间的辨证关系,并能独立运用这样的理念对当今的一些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
☆ 从爱因斯坦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性出发,理解社会和个人之间关系问题的重要性。
四、教学设想:
☉ 课前自读课文,圈划文中最具思想和内涵的语句,并质疑文中的不解处(新课前交于老师处)
☉ 全课以讨论为主,以学生提出的普遍性问题作共性的探究(尝试文体学习的新模式。旨在激发学生积极阅读文本、努力探究并与时代同步发展。)
五、教学课时: ★ 一课时
六、作业:(1)《一课一练》 ——PPt 11
(2)一个班级也可以看作一个小小的“社会”,你认为你和这个“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新的一个学期到了,在这里你能不能审视一下自己,思考一下打算通过自己怎样的努力使这个“社会”发展得更好,可以将它写成一篇练笔。——PPt 11
七、教后记:
八、教学内容和过程:
1.导入:
(1)爱因斯坦成长的像片浏览——PPt 1 (增强感性认识)
(2)爱因斯坦简介——PPt 2
(增强对爱因斯坦的崇敬感:26岁即创立狭义相对论和光量子论)
(3)请学生谈谈对26岁的认识:
(略)
教师: 在广阔无边的科学领域中,以这样的年龄能够作出如此宏伟的事业者着实太少!面对如此的伟业,爱因斯谈是如何看待的呢?
(若有学生对文本中的相关语句产生疑问并质疑的话,就一定要结合。)
导引: 记得在上个学期,我们学习了毕淑敏的一篇散文——《我很重要》,作者从珍爱生命和重视个人价值的角度出发,论说了个人的重要性。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著名思想家荀子说过:“人生而有群。”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说:“人是社会的动物。”——PPt 3
那么,个人在社会中还重不重要,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学习爱因斯坦的一篇文章《社会和个人》,看看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怎样认识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的。——PPt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