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280字。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通过文本的学习,了解传统的内涵、本质意义,从而正确的对待传统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经历和已学得的知识,表述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能够了解正反论证、比喻论证等说理方法的作用,学习运用这些论证方法以提高议论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传统、传统文化、文化传统等一些概念的把握以及这些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0世纪80 年代,随着外国尤其是港台新儒学的兴起,再加上改革开放以后比较宽松的政治思想环境,在中国大陆兴起了一股文化热。学术界普遍对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进行反思,试图总结中国长期革故鼎新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对于一些过激的口号和行文作出了理性的分析。在文化探究方面,理论界也比较活跃。也有人提出了“回归传统”的口号,读经、复兴儒学,成为一时的风尚。在这种背景下,庞朴针对这种种现象,写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从文化学的角度,作出了分析。
二、作者简介: 庞朴,生于年,江苏淮安人。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毕业,任教与山东大学。1974年年调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杂志从事编辑工作,以后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副编审、副总编和《历史研究》主编等职。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国际编委会中国代表。现为“国际简帛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沉思集》、《稂莠集——中国文化与哲学论集》、《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公孙龙子研究》、《儒家辨证法研究》等等。

三、字词积累
四、整体感知:

学生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全文总起,阐述什么是传统。
第二部分:第4—7段,传统文化的内容、范围、特性,以及应该采取的方针和态度。
第三部分:第8—13段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相比较,从而揭示出文化传统的特点,探讨其诞生、成长、变化的规律,以及不同文化得以交流的基础。
第一层:8—9段是对于概念的界定
第二层:10段分析文化传统得以形成的条件和过程。
第三层:11段说明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
第四层:12—13段’分析文化传统的变化及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第四部分:第14—19段,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两重属性。全文是总分总结构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着重探讨传统是什么,它包含哪些内容,我们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提问:课文中作者阐述了一个怎样的基本观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