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小题,约7280字。
河北省邢台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人教版)
整理制作:青峰弦月工作室
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5题 23分)
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8分)
(1)戍鼓断人行, 。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
(2)三年谪宦此栖迟, 。秋草独寻人去后,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岳阳楼记》中表现“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是:“ , 。”
(4)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有动静对比之美,“ , ”用树木之静对比出百鸟啁啾之动,相得益彰。
2.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4分)
(1)夏夜,月光皎洁,知了 (guōzào),更显出一片寂静。
(2)我们不能因为一点小小的困难就 (tíng zhì)不前。
(3)过了一会,船只渐渐地靠近码头栈桥( ),最终缓慢地停靠在了栈桥旁边。
(4)芊芊细草在广袤无垠的原野上恣睢( )地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在听取别人的意见时,一定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千万不要断章取义。
B.“勤奋进取”是取得优良成绩的不二法门。
C.这棵杨树栽了很多年了,长得非常高大,看来已经是根深蒂固了。
D.不要忘记,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想做成什么事,都必须持之以恒。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B.是我的思想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还是这世界变化快?
C.再见了!朝夕相处的同学们;感谢您!辛勤付出的老师们。
D.《故乡》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5.为了让同学们重视手写汉字,传承中国汉字文化,九年级(2)班举行了“书写的力量”主题活动。
请你按照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作为世界唯一表意文字,汉字传承着中华文化。形成汉字的每一个构件,都表达着自己的意思,存在看书写的审美。俗话说,“见字如见人”,正是如此。当我们见到苍劲有力的字迹,会感受到书写者刚毅的性格;见到舒展悠扬的笔画,能感受到作者的不拘一格。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程荣教授认为:汉字手写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被电子输入所取代。
(1)请从上面的材料中提取主要信息。(3分)
(2)小敏认为现代化的汉字输入方式更便捷,手写已经不再重要,请你说说自己的观点。(2分)
二、阅读理解。(6-22题 47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6-7题。(6分)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融情入景,渲染了凄婉忧伤的离别氛围。
B.颔联两个比喻新颖贴切,意义双关,形象鲜明,感人至深,表明相思之切,爱情之深。
C.“云鬓改”摹容貌,“月光寒”写心境,全从对方虚拟设想。笔法曲折,设想奇丽。
D.尾联连用典故寄托宽慰和希望:两人一别,近在咫尺,沟通信息的机会多得很。
7.请赏析“相见时难别亦难”一句中两个“难”字的表达效果。(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8-12题。(12分)
《精骑集》序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酒者游。旬朔之间②,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③,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④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⑤,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