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600字。字音字形题备考指要
孙伟
常见字的字音读准,常见字的字形写对,可以说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语文素质。从完善自身塑造自我的角度来对待识字辨音练习,而不仅仅是为了对付语文考试的前两道选择题,就会使大量的记忆不再枯燥。扩大了词汇量,不仅能做好这两道题,对接下来的词语运用,阅读理解,包括写作,都有重要的作用。
成功的钥匙
一、明确考点,突出重点:
《考试大纲》相关的测试要求是:“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从近年的高考试题看,考查的绝大多数是常见字,偏字难字和古文中的字音不是考试的内容,不必在生僻的词语上浪费精力。
语音备考要把重点放在多音多义字、易误形声字和习惯性误读上,重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字形的备考目标应集中在易混形似字和同音字上。
二、结合汉字特点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字音字形的复习要三位(读音、写法和意义)一体,因为汉字“音随意转,形因义异”,从而认清字形,辨清字音,分清字义。根据“音随意转”规律,很多多音词的读音都可确定并类推:比如,“处”作动词时读“chǔ”,相处、处理;而当“处”作名词时,则读“chù”;再如“横”字,若表示方位、方向,则读“héng”,如横波、横生枝节;若表示粗暴、不吉利、意外的意义,则读“hèng”,如横祸、蛮横。
至于一个词语写法是否正确,主要是依据词义,也可借助造字法和构词法来判断。
1、根据词义:“贪赃枉法”的“赃”不能写成“脏”是因为它表示“财物”,古代“贝”充当过财物,而“脏”是不干净的意思,不合词义; “不寒而栗”是不寒冷而发抖,“栗”是“发抖”的意思,写成表示“谷子”的“粟”,便不知所云了。绝大多数词语都可根据其词义来判断其正误,不必赘言。
2、借助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字不必说,占汉字80%左右的形声字,就是用表示意义的符号和表示读音的符号组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闲暇、名闻遐迩、瑕不掩瑜三个词中的“暇”、“遐”和“瑕”,形旁分别是“日” “走”和“王”,就提示它们分别和时间、走路和玉有关,这三个字便不会写混;“针砭时弊”的“砭”也就不会误写成“贬”(古人用石针给人治病),更不会闹出把“完璧归赵”写成“完壁归赵”的笑话。
3、借助构词法:比如,“娇生贯养”,应为“娇生惯养”,“娇生”和“惯养”是并列式,“惯”则是“纵容、放任”的意思,和“娇”对称;“青山绿水”中的青和绿相对,不能写作“清山绿水” ;而“山清水秀”意即“山水清秀”,明白是互文构词法,就不会写成“山青水秀”;再如“伶牙利齿”,正确写法应为“伶牙俐齿”,意即口齿伶俐,“俐”写成“利”是错误的。
三、命题走向预测:
1、体现综合。从高考试卷结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