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小题,约8530字。
武汉市青山区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 )
A.蹂躏(lìn) 濡染 阿谀奉承(ē) 吹毛求疵
B.磕绊(pàn) 耷拉 奄奄一息(yān) 汗流夹背
C.荒谬(miù) 匮乏 潜滋暗长(qián) 钟灵毓秀
D.惬意(qiè) 猝然 寻幽揽胜(lǎn) 入不敷出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书能影响人的心灵,而人的心灵与气质又是相通的。书能教你心地善良,使你生出 的气质。书能教你持重内向,使你生出 的气质。书能教你自强不息,使你生出 的气质。书能教你勇于创新,使你生出 的气质。
A.稳健 纯真 进取 刚毅 B.纯真 稳健 刚毅 进取
C.刚毅 进取 纯真 稳健 D.进取 刚毅 稳健 纯真
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看他是否做出了突 出的成绩。
B.当野生动物被杀殆尽,人类就像是最后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就是自己。
C.依法打击网络暴力,为网民表达营造了健康有序的规范体系、积极向善的文化网络。
D.国际足联确实到了需要改革的时候,无论在哪里,反腐倡廉都是必要而且急迫的。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 )
A.亚洲民族、宗教、文化多样,社会制度、发展道路、经济水平发展各异,对有关安全问题的认知和关切不尽相同。
B.面对各种突发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C.“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即使在艰难困顿中,诗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还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D.女乘务员小心地端起杯子,正准备换个地方放,突然,随着一声:“谁让你动我的杯子”的怒吼,一位30多岁的年轻人,一把夺过了杯子。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出世与入世
①“入世”与“出世”,这是两个古老的哲学概念,最早出现在道教和佛教的经典教义里,原指两种截然不同的、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方式。 所谓“入世”,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恩怨、情欲、得失、利害、关系、成败、对错等作为处世行事、待人接物的基本准则。不过一个人入世太深,也会陷入繁琐的生活末节之中,把实际利益看得过重,限于现实,囿于成见,难以超脱出来冷静全面地看问题,使当局者迷惑,难以成就大的作为。这时就需要有点出世的精神。
②所谓“出世”,就是尊重生命,尊重客观规律,既要全力以赴,又要顺其自然,以平和的心态对人,以不苛求完美的心态对事。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对有些东西看得淡一些。这样才能排除私心杂念,以这种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业,就会事半功倍。
③佛教与道教都认为:“出世”即遁入空门、清心寡欲、万事皆空,追求的是脱离凡世间的困扰和诱惑,寻找寂静清幽之所,静心修行而达到高超的境界,出世要求修行者去除一切杂念,舍弃身外之物,物我两忘,身外无我,我亦非我,无我无常,出世的终极目标在于渡己,即追求自身的解脱。而“入世”正好与之相反,即积极步入尘世、追求名利、弘扬文化、提倡享受人生,入世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度人。
④其实“入世”和“出世”也不是完全对立的、矛盾的,在某种情况下,它们两者之间也是可以互相转化、互相联系和互相补充的。古人说:“心正,入世亦是出世;心不正,出世亦是入世。”入世重人事,出世重“天道”;入世讲文饰,出世求“自然”;入世主张刚健有力,出世则倡导卑弱无争;入世强调个人对家族、国家的责任,出世醉心于个人对社会的超脱。换言之,入世是对社会现实的肯定与投入,出世是对社会现实的否定与超越,这两种心理相互对应,相互补充,相反相成地塑造着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特征。
⑤入世包含激发动机、实现目标、满足需要等心理过程,集中表现为积极追求目标;出世包括减弱甚至消除动机、看淡目标、顺应自然等心理过程,集中表现为淡泊名利。出世比入世有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因为出世包含知足常乐的思想,道家、佛家都推崇这种出世精神。入世比出世有更高的自尊心、得失心和荣誉感;入世更具外向性、随和性、意识性和开放性,因为入世意味着投入社会,努力获取新信息,取得他人的支持,把自己的工作、事业做好。
⑥如果一个人的入世心理强于出世心理,那么他就具有拼搏精神和积极追求目标的进取精神。
5.下面对“入世”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入世”原是哲学概念,它指一种人生态度。
B.“入世”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恩怨、情欲、得失、利害、关系、成败等作为处世行事、待人接物的基本准则。
C.“入世”就会把实际利益看得过重,限于现实,囿于成见,难以超脱出来冷静全面地看问题。
D.“入世”重人事,讲文饰,主张刚健有力,强调对家族、国家的责任。
6.下面对“出世”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