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0道题,约7440个字。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试卷
  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
  本次考试分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规定范围内,写在试卷上,答题无效。测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飞向太空港》这部作品已文学的手法讲述故事,可读性强,字里行间(充斥洋溢)着乐观、自豪的情叙。阅读这部作品,有助于我们具体了解这种精神的实质,激励我们砥砺前行。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砥(1分)
  (2)找出文段中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2分)
  改为改为
  (3)结合语境,从文段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1分)
  (充斥洋溢)
  2.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都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的意思)(4分)
  ①中央电视台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播出后好评不断,它如一股清风唤醒了朗读对大众的情感。②《朗读者》节目将文字、声音和情感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让观众不知不觉无形之中感受到文字、声音以及情感之美。
  (1)修改第①句,修改为:(2分)
  (2)修改第②句,修改为:(2分)
  3.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选段,回答下面问题。(5分)
  对于西安演出的这场惊险好戏的动机或政治背景,我们怎么说都行,但是有一点必须承认,它所选择的时机和执行的经过,可谓高明之极。他只穿着睡衣睡裤,外面披着一件长袍,赤裸的手脚在急急忙忙爬上山时给划破了,嘴里也没有假牙,身子索索地在寒冷中哆嗦着,躲在一块大岩石旁的小洞里
  (1)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指的是什么?发动者是谁?(3分)
  (2)结合原著这场军事政变的动机是什么?其结果怎样?(2分)
  4.诗、文名句填空。(共8分,每空1分)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威武不能屈。(《孟子》二章)
  ③,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④,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
  ⑤,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⑥角声满天秋色里,。(李贺《雁门太守行》)
  ⑦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
  ⑧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渔家傲》)
  二、阅读理解(59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5—6题。(6分)
  春望闻官军收河北河南
  杜甫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5.试分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深”的妙处。(3分)
  6.请分析“即从、穿、便下、向”这几个连接词的作用。(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