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 试题)
  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课时冲关三十七文言文阅读训练一新唐书旧唐书选篇练习案20180930291.doc
  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课时冲关三十八文言文阅读训练二宋史选篇练习案20180930293.doc
  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课时冲关三十九文言文阅读训练三明史选篇练习案20180930292.doc
  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课时冲关四十文言文阅读训练四北史金史元史后汉书选篇练习案20180930290.doc

  课时冲关三十七
  文言文阅读训练(一)《新唐书》《旧唐书》选篇
  一、(导学号4213627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姚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人。崇少倜傥,尚气节,长乃好学。仕为孝敬挽郎,举下笔成章,授濮州司仓参军。契丹扰河北,兵檄丛进,崇奏决若流,武后贤之,即拜侍郎。
  后迁上阳宫,中宗率百官起居,王公更相庆,崇独流涕。柬之等曰:“今岂涕泣时邪?恐公祸由此始。”崇曰:“事天后久,违旧主而泣,人臣终节也,由此获罪甘心焉。”先天二年,玄宗讲武新丰。时帝密召崇,崇至,帝方猎渭滨,即召见,帝曰:“公知猎乎?”对曰:“少所习也,老而犹能。”帝悦,与俱驰逐,缓速如旨,帝欢甚。
  崇尝于帝前序次郎吏帝左右顾不主其语崇惧再三言之卒不答崇趋出。高力士曰:“今崇亟言,陛下不应,非虚怀纳诲者。”帝曰:“我任崇以政,至用郎吏,崇顾不能而重烦我邪?”崇闻乃安。由是进贤退不肖而天下治。
  崇第赊僻,因近舍客庐。崇病痁移告,凡大政事,帝必令源乾曜就咨焉。乾曜所奏善,帝则曰:“是必崇画之。”有不合,则曰:“胡不问崇?”帝诏徙寓四方馆,日遣问食饮起居。崇以馆局华大,不敢居。久之,紫微史赵诲受夷人赇,当死。崇素亲倚,署奏营减,帝不悦。时曲赦京师,惟诲不原。崇惶惧,上还宰政,引宋璟代。
  帝将幸东都,而太庙屋自坏,帝问宰相,宋璟、苏颋同对曰:“是天所以示教戒,陛下宜停东巡,修德以答至谴。”帝以问崇,对曰:“但坏与行会,不缘行而坏。且陛下以关中无年,轮饷告劳,因以幸东都,所以为人不为己也。请车驾如行期。”帝曰:“卿言正契朕意。”赐绢二百匹,诏所司如崇言,遂东。八年,授太子少保,以疾不拜。明年卒,年七十二。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献。
  (节选自《新唐书•姚崇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崇尝于帝前序次郎吏/帝左右顾不主其语/崇惧/再三言之/卒不答崇/趋出
  B.崇尝于帝前序次郎吏/帝左右顾/不主其语/崇惧再三/言之/卒不答/崇趋出
  C.崇尝于帝前序次郎吏/帝左右顾/不主其语/崇惧/再三言之/卒不答/崇趋出
  D.崇尝于帝前序次郎吏/帝左右顾不主其语/崇惧再/三言之/卒不答/崇趋出
  解析:C [“帝左右顾”后面应断开,故排除A、D两项;“再三”后面不应断开,故排除B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夷人,原本是对中原地区东方少数民族的称呼,与西戎、南蛮、北狄并称。后来也泛指少数民族,与“胡”意思接近,也可指外国人。
  B.曲赦,古代赦令的一种,指的是赦免一个或几个特定地域,并不是全国性的大赦。
  C.太子少保,东宫的官职之一,负责太子的安全保卫工作。其中太子太保为正职,少保为副职。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分别是太子的文、武教习。
  D.谥,即谥号,是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带有褒贬含义的称号。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及其他有名望的谥号也都是由朝廷赐予。
  解析:D [D项,“大臣及其他有名望的谥号也都是由朝廷赐予”解说不正确。也有私谥。古代士大夫死后由亲属、朋友或门人给予的谥号。如陶渊明私谥“靖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后被迫迁往上阳宫居住,中宗率同百官去请安问候。大臣们因为罢黜了武后权力
  ……
  课时冲关三十八
  文言文阅读训练(二)《宋史》选篇
  一、(导学号4213627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颜衎字祖德,兖州曲阜人。少苦学,治《左氏春秋》。梁龙德中擢第,解褐授北海主簿,以治行闻。后唐天成中,为邹平令。符习初镇天平,以书告属邑毋聚敛为献贺。衎未领书,以故规行之,寻为吏所讼。习遽召衎笞之,幕客军吏咸以为辱及正人,习甚悔焉,即表为观察推官,且塞前事。长兴初,召拜太常博士,习力奏留之。习致仕,衎东归养亲。
  未几,房知温镇青州,复辟置幕下。知温险愎,厚敛多不法,衎每极言之,不避其患。晋祖入洛,知温恃兵力偃蹇,衎劝其入贡。知温以善终,衎之力也。知温诸子不慧,衎劝令以家财十万余上进。晋祖嘉之,归功于衎。俄迁都官员外郎,充东都留守判官,改河阳三城节度副使,知州事。居半岁,得家问,父在青州有风痹疾,衎不奏弃官去侍疾,不复有仕宦意。岁余,父疾不能起,衎亲自掬矢,未尝少倦。晋祖闻之,召为工部郎中,连使促召至阙,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以本官奉朝请。逾年,上表请还侍养,授青州行营司马。丁父忧,哀毁甚。俄召为驾部郎中、盐铁判官。以母老恳辞,有诏止守本官。开运末,授左谏议大夫,权判河南府,召拜御史中丞。丧乱之后,朝纲不振,衎执宪颇有风采。尝上言:“才除御史者,旋授外藩宾佐,复有以私故细事求假外拜,州郡无参谒之仪,出入失风宪之体,渐恐四方得以轻易,百辟无所准绳。请自今藩镇幕僚,勿得任台官;虽亲王、宰相出镇,亦不得奏充宾佐。非奉制勘事,勿得出京,自余不令厘杂务。”诏惟辟召入幕如故,余从其请。复抗表求侍养,改户部侍郎。衎又坚乞罢免,诏书褒许,即与其母东归。
  汉乾祐末,丁忧。服除,诏郓州高行周津遣赴阙,衎辞以足疾,不至。周广顺初,起为尚书右丞,俄充端明殿学士。太祖征兖州,驻城下,遣衎往曲阜祠文宣王庙。城平,以衎权知州事。归朝,权知开封。时王峻持权,衎与陈观俱为峻所引用。会峻败,观左迁,衎罢职,守兵部侍郎。显德初,上表求解官,授工部尚书,致仕还乡里,台阁缙绅祖饯都门外,冠盖相望,时人荣之。建隆三年春,卒于家,年七十四。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九》,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
  B.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
  C.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
  D.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
  解析:A [解答此题,要抓住重要词语,结合语句内容,运用排除法断句。如“才术”是才能的意思,中间不可断开。故排除B、D。再如“闻达”指向皇帝报告,中间不可断开,故排除C,选择A。]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解褐,“褐”指粗布或粗布衣服,“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入仕做官。
  B.致仕,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表示相同的意思。因年老、身体等原因主动请求退休,称为“乞骸骨”“填沟壑”。
  C.奉朝请,指给予闲散大官的优惠待遇。古代诸侯春季朝见天子叫“朝”,秋季朝见为“请”。因称定期参加朝会为奉朝请。
  D.丁忧,亦称丁艰,即遭遇父母丧事。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必须离职。
  解析:B [“填沟壑”是死的自谦的说法,不是指退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颜衎曾因进献贺礼而受到笞刑,但事后符习很后悔,又上表推荐他做观察推官,暂且补救前面所做的事。
  B.颜衎担任都官员外郎时,收到家信,得知父亲生病,没有奏报就弃官回家侍候老人,且不再有当官的想法。
  C.父亲去世后,颜衎因母亲年老需要侍候,上表辞官,不许;后又两次上书请求,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