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8道小题,约6730字。

  吉林省长春市第四十八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2018.12.3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②、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③、素月分辉,明河共影,□□□□□。
  ④、□□□□□□□,□□□□□□□。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⑤、羌管悠悠霜满地。□□□,□□□□□□□。
  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在感叹的同时,通过□□□□□□□□□,□□□□□□□□□。两句把舍己为人、至死无悔的高尚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极具感召力。
  ⑦、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夸张的笔墨,气势磅礴的勾画出瑰奇壮丽的大漠雪景,展现边塞冰天雪地的景象,由咏雪转为饯别的过渡句是:□□□□□□□,□□□□□□□。
  ⑧、李白《行路难》一诗中□□□□□□□,□□□□□□□。两句以姜子牙、伊尹自比,希望将来也像他们那样得遇贤明君主,得到信任与重用。
  ⑨、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自述本志,用□□□□□□□,□□□□□□□。两句表明了自己淡泊名利、不慕荣华的人生态度。
  二、阅读(40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本文作者         (人名),是        (时期)的文学家。(1分)
  10.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②佳木秀而繁阴(         )
  ③山肴野蔌(     )                  ④树林阴翳(          )
  1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阅读第二段,说说琅琊山的哪些景致让作者流连忘返?(2分)
  12. 通读全文,游人为何“从太守游而乐”?从中体现出“太守”具有怎样的特点?(3分)
  13. “言在笔先,意在笔后”,作者放情林木,纵意山水,让我们通过这美丽的风景体会到太守独特的游乐情怀。你认为作者在此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5分)
  上①谓侍臣曰:“吾闻西域贾胡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侍臣曰:“有之。”上曰:“人皆知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吏受赇③抵④法,与帝王徇⑤奢欲而亡国者,何以异于彼胡之可笑邪!”魏征曰:“昔鲁哀公谓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孔子曰:‘又有甚者,桀、纣乃忘其身。’亦犹是也。”上曰:“然。朕与公辈宜戮力相辅,庶免为人所笑也。”
  注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