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3040字。

  模块综合测评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20世纪的中国文学,基本是在作为一个框架的“中国”内部展开,是对这个框架内部的个人或群体的书写,而此框架本身并未成为作家们自觉描写的对象。“中国”可以表现为人,可以表现为山川大地,可以表现为辽阔的疆土,也可以表现为悠久的历史。但综合来看,对“中国”的书写表现出发散性的特点,“中国”基本并未作为一个理论概念,更很少作为一个文明体得到呈现。
  当下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被命名为“新时代”,这一命名具有深远的文明史意义。而作为创造新文明之主体的“中国”,将越来越鲜明地成为一个意蕴深远的理论概念,成为我们向远方眺望的基本视野。由这种视野出发的新时代文学,也将具有越来越鲜明的纵深感,并最终在客观上将自身发展成为表现新时代之本质性和整体性的史诗。
  “新时代”具有深远的文明史意义.这并不是说中国进入新时代后,就化解了所有的矛盾和问题,以一种文明的完成时态而存在。新时代对新文明的创造是一个正在展开的过程,这个未有穷期的动态过程包含一种内在的张力,即它一方面在本质上表现为批判、推动现有文明进程的创造性和超越性,另一方面又在具体的现实问题上表现出一系列矛盾。
  立足于现实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来展开文学世界,这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传统,也是当下文学的基本特点。置身于社会矛盾的旋涡中,将自己的笔投向现实问题的更深处,揭示复杂的人性和丰富的痛苦,这应该是作家的底线,也是作家良知的根本体现。直面矛盾,直面现实,从文学内部思考同时代的重大问题,也正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传统。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内容的转化会带来文学题材和美学形态的变化,比如乡土文学的式微、都市文学的兴盛、生态文学和科幻文学的涌现等。但是,“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写出国人的灵魂”,这些由鲁迅所高扬的伟大的现实主义精神,仍将是新时代作家不可忘记的创作指南。而且随着人民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上更普遍更深入的要求的提出,也由于生产力不充分尤其是不平衡的状况的存在,社会矛盾给人的内心刻下的印痕更为深隐也是可能的。这就更要求新时代的作家继续“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
  “新时代”给当下文学所带来的挑战还表现在,作家如何在自己的作品中去触及乃至包含“新时代”所具有的文明史意义这一议题。而当我们意识到新文明的担纲者只能是“中国”这一综合性的主体的时候,则问题又转化为新时代的作家如何在自己的作品中理解和阐释“中国”,抑或如何以“中国”——更准确地说,如何以“文明中国”——为基本视野来展开自己的作品世界。
  (选自周展安《文学的“文明中国”视野与纵深感》,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20世纪中国文学基本是在“中国”内部展开,很少关注海外其他文明体的发展情况。
  B.因为“中国”将越来越鲜明地成为一个意蕴深远的理论概念,所以新时代文学也将具有越来越鲜明的纵深感。
  C.20世纪以来,许多中国作家在展开文学世界时都会立足于现实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D.新时代的作家应当继续直面现实,解决矛盾,这是时代发展对文学创作提出的要求。
  答案C
  解析A项,无中生有,原文第一段写20世纪的中国文学基本是在作为一个框架的“中国”内部展开,并没有表述有关海外文明体的问题。B项,强加因果,二者之间并无因果关系。D项,“解决矛盾”错,原文说的是“直面矛盾”。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指出20世纪的中国文学存在不足,未能将“中国”作为一个文明体加以充分呈现。
  B.第二、三段详细阐释了新时代具有的文明史意义,为论述当下文学发展提供了依据。
  C.第四、五段针对新时代给当下中国文学所带来的挑战,从两个维度分别进行了剖析。
  D.文章分析了当下中国文学所面临的问题.呼吁作家要关注时代发展,回应时代诉求。
  答案B
  解析“详细阐释了新时代具有的文明史意义”错误,第二、三段只指出“新时代”的命名具有文明史意义,并未对新时代具有的文明史意义进行详细阐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新时代既具有创造性和超越性等根本属性,又在具体现实问题上表现出一系列矛盾。
  B.新时代文学在表现新时代本质性和整体性的同时,其自身也将在客观上发展为史诗。
  C.作家应关注文学题材和美学形态所产生的变化,也应在作品中体现良知,守住底线。
  D.以“文明中国”为基本视野进行的创作,一定程度上将体现新时代所具有的文明史意义。
  答案A
  解析混淆概念,选项中的“既……又……”是新时代对新文明的创造过程的特点,而不是新时代的特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
  奇医•奇方
  张舟平
  先生姓宋名华,幼时聪慧过人,饱读诗书。十岁便随父习医,深得祖上真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年纪轻轻即成阿城名医。
  宋先生的药铺开在阿城的东街上,号“一文堂”,意即有一文钱可求医问药,无一文钱也可求医问药。药房门前大书一联: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
  宋先生怀有超绝的接骨医术。无人就诊时,他就在后院练手功。他将瓷碗砸成碎片和着胶泥装在一条布袋里,双手伸进去捏着,摸着,直到把碎瓷片捏成碗的全形。久之,那双手就有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