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0990字。

  低等难度现代文阅读
  1. [2015•辽宁省实验高三四模,1~3]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姓氏的产生一般认为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那时的人们按母系血缘分成若干氏族,每个氏族都以图腾或居住地形成互相区别的族号,这就是“姓”。“氏”的产生比姓要晚一些。这是因为同一母系血统的氏族子孙繁衍,人口增加,同一母族分为若干支族,迁徙到不同的地方居住和生活,每个支族都要有一个区别于其他支族的称号,这个称号就是“氏”。一个氏族分成多少个支族,就有多少个氏。因此可以说,姓代表母系血统,氏代表氏族分支;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姓区别血统,氏区别子孙。这就是姓与氏在最初阶段的根本区别。
  进入夏、商、周三代,姓、氏的功能除了保留那些原有的区别以外,又带上了浓厚的阶级色彩,特别是氏,都是由统治者赐封而来的。这时的氏已经是贵族地位的标志,贵者有氏,贱者无氏。如果封邑、官职或居住地发生变化,氏也就会跟着变化。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男子称氏以别贵贱”。另外,夏、商、周三代,严格实行“同姓不婚”的制度,因此,女子在出嫁时都要用姓标明血统,而在姓之前冠以孙(伯)、仲、叔、季等排行,如孟姜、仲姜,孟姬、仲姬等。周代的晋、鲁两国不能通婚,因为都姓姬;但秦、晋两国却可世代通婚,因为秦国姓嬴。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女子称姓以别婚姻”。秦汉之前,姓和氏在不同场合使用,哪些人有姓,哪些人用氏,有严格规定。汉代以后,姓氏合一,统称为姓。
  姓氏的来源相当复杂。带女字旁的姓氏,如姒、姬、姜、嬴等,是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崇拜的反映,有些直接就是女族长的名姓称号;以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为姓氏,如马、牛、花、叶、谷、林、金、石等,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部落的图腾;以封国、采邑或职官、爵位为姓,如齐、楚、宋、司马、王、公孙等,由于古代封爵官职名目繁多,故此类姓很多;以出生地、居住地或职业为姓,如东方、西门、东郭、南、陶、卜等;以祖先族号、谥号为姓,如唐、虞、夏、商、康等。还有出于帝王意志与政治目的的避讳赐姓,因战乱人祸避难而改姓,因特殊事件或因省文、音讹而改姓等。当然,兼容并包的华夏文化与古代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融,也直接导致大量胡姓汉化与部分汉姓胡化。凡此种种,使中国姓氏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以致世系难辨,脉络难清。
  姓氏是公共的,名是个人的。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很讲究命名,而命名的出发点与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周朝建立,礼制规范,如何命名也有了许多规定。如《左传》所说“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汉代是中华大一统帝国的初始阶段,国力强盛,安国、奉汉、勇、超、雄等名字,张扬的是汉代人雄浑阔大的气势、蓬勃向上的精神。西汉末年复古,王莽禁取复名,人们多取单名,直到东汉、三国,单名依旧盛行,因此一部《三国志》,人物几乎都是单名。到魏晋南北朝,因单名重复太多,复名又兴盛起来。以后数代,取名均受时代影响。
  古代的中国人不但有名,而且有字,字由名演化而来,所以统称为“名字”。古人注重礼仪,因此称名称字大有讲究。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于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而字则用于下对上、少对长或对他人尊称,在多数情况下,直呼其名是很不礼貌的。从历代的取字情况看,名与字有密切关系,古人称为“名之与字,义相比附”。这“义相比附”正是取字的一条原则。
  名与字的关系大约有这样几种。一是名与字意义相同。如楚人屈原,本名平,原是字,平与原同义。二是名与字的意义相关。如三国赵云字子龙,古人认为“云从龙,风从虎”,云与龙因此相关。三是名与字意义相反。如朱熹,字元晦。熹是天亮,晦是黑夜。此外,还有以孟(伯)、仲、叔、季排行为字或取于古语、成语等情况。
  (1)下列有关“姓”“氏”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关系的氏族称号,一般认为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
  B.“姓”的产生与祖先的图腾崇拜有密切关系,“氏”的产生则源于原始社会的人口繁衍。
  C.古老的“姓”“氏”很少,中国大量的“姓”“氏”起源于周代,是周王室分封制的直接产物。
  D.秦汉之前,“姓”与“氏”有明显的区别,使用时也有严格的规定;汉代以后,姓氏合一。
  (2)下列各句中有关“名”“字”的表述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孟姜女,姓孟,名姜女,据说是春秋齐国人杞梁之妻,是“孟姜女哭长城”的主人公。
  B.古代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孔子名丘,字仲尼,说明其排行老二。
  C.古人的名多用于自称。《鸿门宴》中项羽所言“籍何以至此”的“籍”就是项羽自称。
  D.在古代,平辈之间的“指名道姓”是不尊重他人的无礼行为,见面时要称呼他人的字。
  (3)下列有关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东汉三国时期人们几乎都是单名,魏晋南北朝人们都用复名。
  B.名与字意义相同的有曹操字孟德、唐寅字伯虎、韩愈字退之。
  C.名与字意义相关的有杜甫字子美、李白字太白、孟郊字东野。
  D.名与字意义相反的有晏殊字同叔、曾点字皙、顾炎武字宁人。
  2. [2013•福建省高三质检,(乙)13~1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王泗原
  叶兆言
  ①王泗原先生见过很多面,衣着朴素,看上去很干瘦,愁容满面,虽是长者,却不多见言笑。他是祖父的老部下,也是祖父最信任的人,有人甚至把他戏称为叶圣陶的左臂右膀。
  ②王泗原送父亲的书,居然称“至诚”兄,这让人觉得很搞笑,父亲也觉得太过太客气,毕竟他要比父亲年长许多岁,而且学问太高太深,而且他是那样的严肃。
  ③八十年代,祖父病重住院,院方规定每周只有三个下午可以探视,王泗原关心祖父的病情,又不愿违背医院规定,便改成每天去家里咨询,向轮流陪同祖父的家属打听情况。照例是问昨晚睡得如何,体温可好,胃口是否开了,然后说一声这很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