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题,约5090字。
初一语文周考卷 100分 周五 进
一、基础知识
1.注音写汉字(8*3)
发髻 ( )
朗润 ( )
风zhēng( )
喉咙( )
水藻 ( )
liáo( )亮
zhù( )蓄
花枝zhāo( )展
2、默写填空(9*3)
(1)《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茂盛的句子是: , 。
(2)《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了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是: , 。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体现出作者对友人思念难舍的诗句是,
, 。
(4) ,小桥流水人家。
(5)山朗润起来了, , 。
3.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春》一文用诗般的语言,按“盼春—颂春—绘春”的思路,抓住春天的景物特点描绘春天。
B《济南的冬天》描写景色处处流露着作者的赞美、喜爱之情,这种写法我们称之为寓情于景。
C《雨的四季》文中作者用诗化的句子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感,表现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D《观沧海》诗中诗人借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物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抱负。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北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情的天气,济南的冬天真得算个宝地。
B当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时,令小朋友在草地上快乐的踢球、赛跑、捉迷藏。
C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出征马里亚纳海沟,执行大约7000米左右的海试任务,
D一树盛开的槐花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惹得蜜蜂们呼朋引伴,往来穿梭。
5.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B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
C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
二、名著阅读(6*3)
6.《朝花夕拾》的作者是 ,集合了作者先后撰写的十篇 散文,它的原名叫《 》。
7.《朝花夕拾》中塑造淳朴善良却又愚昧的农村妇女阿长的篇目是:
记叙儿时要去看盛大庙会,却被父亲命令背书的篇目是:
批判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篇目是:
三、能力提升
早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①临村路傍②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③,疑是经冬雪未销④。
注释:①迥(jiǒng):远。②傍:靠近。 ③发(fā):开放 ④销:通“消”,融化。这里指冰雪融化。
8.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一树寒梅白玉条”这句话。(4)
四、阅读理解
夏 梁衡
①夏天到了。
②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了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③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和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④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