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9630字。
高一年级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8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那日,我与邻(lín)居前往湖南张家界武陵源天子山风景区游玩,恰逢春雪降临,只见云雾在峰林间若隐若现,时而低空萦(yíng)绕,时而漫步峰颠,宛如童话般的春日冰雪世界。
B. 天池山“7.18”山洪爆发灾害事件发生以来,该县第一时间启动应(yìng)急预案,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现场坐阵指挥,不间(jiān)断开展人员搜救工作,尽全力做好灾情应对及善后处置各项工作。
C. 散文是倍受读者青睐的文体,古今中外的散文家凭借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文采斐(fěi)然、脍(kuài)炙人口的名篇。
D.身处西藏一隅(yú),仿佛置身于净心的祥和安静之地:阳光灿烂,经幡飞舞,身旁不时传来阵阵清晰而混(hùn)沌的远古呼唤,令人思绪万千,浮想联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论语》中,君子有着极高的内心修养,极好的行为准则。君子内心的人格修养来自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学习和思考是君子实现其人格理想、成为人格典范的前提和基础。〖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通过学习和思考,才能拥有立身处世的能力,拥有洞穿宇宙人生的犀利眼光与广阔视野。孔子重视学习儒家典籍,强调在政治实践中贯穿礼乐教化的原则,以实现儒家的社会理想。〖乙〗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表明,《诗》在孔子时期是君子修身的重要项目。正是通过学《诗》,君子才更具有人生美学意义上的价值——仁义,知礼。
〖丙〗“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是精神化的人,他追求的不是物质和名利,而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感,其核心就是仁义。仁者,爱人;义者,宜也。但很多时候,人总要面临仁义与利益的选择。《里仁》篇对此表达了明确的看法:“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典范 B.立身处世 C.贯穿 D.正是
3.文段中划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误用的一项是( )(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 喜剧小品风趣幽默、短小精悍,能生动鲜活地反映现实生活,是深受广大群众所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
B. 机器人“阿尔法狗”在围棋比赛中打败韩国高手,这让很多人担心今后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否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C. 美国能源信息局最新数据显示,上周美国全国商业原油库存增加120万桶。上周美国日均原油产量至少增加3.7万桶至920万桶。
D. “返乡——离乡”模式构成了中国式大迁徙,其背后蕴含着“中国式孝心”的拼搏与无奈。离家的脚步越来越近,心里不由得一阵怅然。父母的衰老和孤独,让远行的脚步无法义无反顾。
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7 分)
渔民在夜间先用灯光诱集趋光性鱼类,然后围捕,称“光诱围网捕捞”。这种科学的捕鱼方法,渔获量高。有些渔民运用这种方法,拿网眼极小的密网围捕,连筷子粗细的、硬币大小的幼鱼,都统统捞了上来。
用密网进行光诱围捕,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二、现代文阅读(共2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
在先秦美学中,荀子美学不但和老庄美学很为不同,而且和孔孟美学也不同。与孔孟老庄美学相比,荀子美学有它的优越之处,但也有它的弱点。
荀子美学的最大优越之处,在于它不像孔孟老庄那样讳言人的功利欲望的满足,它直截了当地宣称美的要求是人的各种欲望当中的一种,把人的审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