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7290字。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11月月考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互联网的发展是无国界、无边界的,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必须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但有一些人对网络空间主权存在模糊认识。有人认为,主权具有天然排他性,强调网络空间主权与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精神相冲突,将导致全球互联网碎片化;有人认为,网络空间主权与网络自由相对立,一些国家出于维护网络空间主权的需要设立防火墙,会阻碍信息的自由流动。这些观点事实上并没有正确把握尊重各国网络空间主权与发扬互联网精神、维护网络自由的关系,不利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网络空间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社会,网络信息技术已渗透到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网络安全与国家安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从这个角度说,网络空间主权无疑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尊重和维护各国网络空间主权,就是尊重和维护各国的国家安全、国家主权以及国家核心利益。正因如此,以窃取他国公民甚至国家领导人通讯信息为主要目的的“棱镜计划”,不仅被视为对他国网络通讯自由的侵犯,而且被视为对他国国家主权的侵犯。因此,认为网络空间不应该存在主权,并不利于全球互联网治理。
  主权国家是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主要力量。传统的国家主权确实具有天然排他性,它对内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对外具有不可侵犯的独立性。与之相反,网络空间具有全球性和开放性,强调信息共享、通讯自由等。这也是一些人排斥网络空间主权的理由。但是,在看到互联网发展无国界、无边界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当今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主体仍然是主权国家。如果一味强调网络互联互通与网络自由,忽视甚至不承认各国的网络空间主权,各主权国家在全球互联网治理中就会丧失话语权、主导权,就无法承担起治理主体的职责和义务。因此,维护全球互联网秩序、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必须承认和尊重各国的网络空间主权。与此同时,各主权国家在网络空间治理中也应深刻认识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主动承担起维护全球网络空间秩序的主体责任,携手应对网络安全问题。
  网民承担着维护网络空间主权的责任和义务。网民都生活在一定的主权国家中,作为主权国家的国民,都承担着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核心利益的义务,因而也承担着维护网络空间主权的义务。这就要求网民不能一味强调自身的网络通讯自由。实践中,网民要维护网络空间主权,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能任意发布涉密信息或通过网络渠道泄露国家机密。从现实情况看,一些网民正是在这个问题上触犯了国家法律,教训十分深刻。广大网民应切实增强保密意识、国家意识,切实维护网络空间主权。
  (摘编自洪谊雅、林怀艺《尊重各国网络空间主权》)
  1. 下列关于“网络空间主权”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主权具有天然排他性,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势必会导致全球互联网碎片化,阻碍信息的自由流动。
  B. “棱镜计划”是对他国网络通信自由和国家主权的严重侵犯,它否定了国家网络空间主权的存在。
  C. 网络空间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权威性、独立性、全球性和开放性等特征。
  D. 网民作为主权国家的国民,有维护网络空间主权的责任和义务,但并不否定他们的网络通讯自由权。
  2. 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深化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本文核心观点的前提条件和最终指向。
  B. 文章基于一些人存在的模糊认识及误区展开,使说理更具有针对性,富有说服力。
  C. 文章第二段阐释网络空间主权与国家主权的紧密关系,有利于下文进一步展开论述。
  D. 文章从国家和个人两个层面论述尊重网络空间主权的必要性,结构清晰,主次分明。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只有各国之间彼此尊重网络空间主权,才能携手构建起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B. 信息的自由流动严重危害国家利益,应对网民加强网络安全应对与保密教育。
  C. 若听任“棱镜计划”这类事件发生,就谈不上维护健康的国际互联网新秩序。
  D. 各国进行网络空间治理既需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也需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答案】1. D 2. A 3. B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文中概念的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阐释的细微差别,题中A项,“阻碍信息的自由流动”错误,原文“有人认为,网络空间主权与网络自由相对立,一些国家出于维护网络空间主权的需要设立防火墙,会阻碍信息的自由流动”;B项,“它否定了国家网络空间主权的存在”错误,原文“棱镜计划……因此,认为网络空间不应该存在主权,并不利于全球互联网治理”,原文的意思是有人以棱镜计划否认网络空间主权;C项,“具有权威性、独立性”错误,原文“传统的国家主权确实具有天然排他性,它对内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对外具有不可侵犯的独立性。与之相反,网络空间具有全球性和开放性”。故选D。
  【2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A项,“深化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本文核心观点的前提条件”错误,前提条件是“互联网的发展是无国界、无边界的”。故选A。
  【3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B项,“信息的自由流动严重危害国家利益”无中生有。故选B。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秋有信
  处暑以后,天气渐凉。
  漫山遍野都是疲倦,犹如门前的野茉莉,克勤克俭开了一夏,真的累了。蜀葵差不多全部枯谢,芦苇叶子自根部一点点枯竭,濒临枯瘦,仿佛焦墨的点点勾划。桦树叶子,每天哗哗哗往下掉,铭黄色系,锦缎一般华丽,衬得原本萧瑟的秋天有了贝壳的脆响。地上的草尚绿着,但这种绿,再也不是蓬勃的绿,是不出声的哑绿,克制的绿,如人到中年,苦的,冷的,经历的多了,一颗心难免荒凉苍老,身体里也装的一卡车的疲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