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9题,约11190字。

  上海市奉贤区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018.12
  一、积累运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             ,一番洗清秋。(柳永《八声甘州》)
  (2)“轻拢慢捻抹复挑,             。”出自白居易的《             》
  (3)杜甫在诗歌《登楼》中对当时的国家危局既表达愤怒,又流露信心的两句是“       ,
  ”。           
  2.朋友沏了壶好茶招待你,你以诗句抒发感慨,以下明显不合适的一项是(   )(2分)
  A.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
  B.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C.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D.尊里看无色,杯中动有光。
  3.选项填入下面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中国山水画对画面的虚实处理,提出“无虚不能显实,无实不能存虚,无疏不能成密,
  无密不能见疏,是以              ,绘事乃成”的重要观点。
  A.非虚非实,非疏非密 B.虚实相生,疏密相用
  C.半虚半实,半疏半密 D.虚实分明,疏密了然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4-9题。(17分)
  ①文学批评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和价值判断,“知多偏好,人莫圆该”。那么,批评诸要素中最关键的是什么?学识、视野,抑或眼光、方法……?窃以为,最关键的还是事实感——艺术经验里真理性内涵的呈现。正如伽达默尔所言:艺术作品的真理性既不孤立地体现在作品上,也不孤立地存于审美主体上,而是存在于过去与现在的沟通,以及“不断更新的被经验的实在性”上。由此可见,事实感是一种无形的“软能力”,是一种看起来极为普通而又十分难得的批评才能。但它无疑是批评的生命线,关系到批评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②缺乏事实感,批评就会“东面而视,不见西墙:南面而视,不睹北方”。□托•斯•艾略特曾郑重地指出:“批评家必须具有非常高度发达的事实感。这绝不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或常见的才能。它也不是一种容易赢得大众称赞的オ能。事实感是一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培养起来的东西。它的完美发展或许意味着文明的最高点。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事实领域需要去掌握,而我们已掌握最外面的事实领城、知识领域,以及我们所能控制的最外面的领域,将被更外面的领域用令人陶醉的幻想包围起来。”批评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