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2道题,约12120个字。
大兴区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初三语文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2道小题,满分100分。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
3.所有试题答案均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上交答题卡。
一、基础•运用(共13分)
为了让同学们了解我国印刷事业的辉煌成就,学校在中国印刷博物馆举行“探寻东方‘印记’”主题实践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5题。
1.印刷博物馆馆长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在活动中致辞。请结合馆长致辞中的相关内容,完成(1)(2)题。(共4分)
“同学们,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带动了世界变革,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为中华文化传承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印刷术历经千年,从雕版到活字,从泥活字到铅活字,从激光照排到数字印刷,它们的发明、发展及应用,无不浸透着中华民族为了文化传承而倾注的智慧和汗水。
“印刷有术,馆开博物。建馆至今,中国印刷博物馆逐渐成长壮大,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印刷专业博物馆。博物馆分为四个展厅——中国古代印刷展厅、近现代印刷展厅、综合展厅和印刷机械展厅。我真心地希望同学们能够很好地利用参观的时间,更多地了解我国的印刷文化和汉字的演变历史。”
(1)给加点的“模”字注音,并对“出”字笔顺作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模(mú)“出”字第三笔是“丨”(长竖)
B.模(mó)“出”字第三笔是“丨”(长竖)
C.模(mú)“出”字第五笔是“丨”(长竖)
D.模(mó)“出”字第五笔是“丨”(长竖)
(2)画线的句子作为这则材料的总结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2分)
修改:
2.古代馆里展出了复原的毕昇发明的胶泥活字。记者团特意邀请该馆负责人李主任作活字印刷术的相关介绍。请你结合下面记者采访稿的片段,完成(1)(2)题。(共3分)
李主任介绍说【甲】他曾整理过相关资料。北宋庆历年间,毕昇根据实践经验在原有雕版印刷基础上大胆创新,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技术,即在胶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烧硬后,便成活字。这一技术未及推广,毕昇就去世了。他的字印为沈括家人收藏,事迹被记录于【乙】梦溪笔谈【乙】。活字印刷术具有一字多用、重复使用、省时省力、节约材料等优点,比整版雕刻经济方便。活字印刷术___①___继承了雕版印刷的某些传统,___②___开创了新的印刷技术,对后世印刷术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1)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甲】冒号【乙】引号B.【甲】冒号【乙】书名号
C.【甲】逗号【乙】引号D.【甲】逗号【乙】书名号
(2)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1分)
答:
3.印刷博物馆为毕昇修建了铜像(见右图),并计划在铜像旁设置一副对联赞颂毕昇的功绩。下面的四副对联,你认为最合适的一副是(2分)
A.静思能事理,诚朴贯人生。
B.开印刷之新境,播兰馨于千秋。
C.轻摇一叶艾纸扇,巧刷一纸雕版画。
D.楚辞汉赋,江山何磅礴;夏鼎周钟,文物足光辉。
4.中国印刷博物馆藏品众多,最让同学们流连的便是那镇馆之宝——清顺治元年安民告示《大清国摄政王令旨》(简称《安民告示》)。该告示版心高50.2厘米,长167.6厘米,每行18字,全文共685字,由一整块木雕版一次刷印而成,纸张未见拼接,是已考证的历史上最大的单页雕版印刷品。下面是四位同学欣赏后的评价,请结合图示,选择你认为有误的一项(2分)
A.印刷品规制宏大、布局严谨,足见制版者雕刻之精心。
B.印刷品四周由精雕花龙组成,映射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C.印刷品中的汉字写刻优美,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D.印刷品未见拼接,展现了我国古代精湛的印刷技艺。
图一图二(局部)
5.实践活动结束后,讲解员希望同学们能够多到博物馆参观。请你结合她以下的两段话和印刷博物馆的“教育志”,就“让学生乐进博物馆”这一话题,提两条建议。(2分)
(1)2013年,一个数据让人发冷,自从进行免费开放试点以来,全国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已有1000多家,年观众量1.2亿人次,其中青少年3500万人次——按在校大中小学生2.3亿计算,人均才0.15次。
(2)据了解,美国还拥有300多座儿童博物馆,每两万多儿童就有一个;而我国,儿童博物馆不超过10家。美国有88%的博物馆提供从幼儿到少年的教育项目,70%的博物馆在过去5年中增加了面向教师和学生的新服务;而我国大多数博物馆既没有服务未成年人的展厅和展览内容,也缺乏专门针对儿童的讲解员和讲解词,所有人听相同的讲解。
(3)印刷博物馆“教育志”开设栏目:馆长说宝、印刷视界、印趣工坊、第二课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