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22970字。

  2018-2019学年河南省部分省示范性高中高三年级联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绿色发展理念的历史演变,也是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展开的。在原始社会,人们敬畏自然.崇拜自然力量。在农业社会,人们顺应自然,基本上靠天吃饭。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人们开始利用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激化了人和自然的矛盾。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进一步深化了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人们逐渐意识到,面对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文明,这就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绿色文明,凝结了绿色发展的深刻内涵。与农业文明强调顺应自然、工业文明热衷于征服自然不同,生态文明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庄子说:“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董仲舒天人合一观点认为,天代表物质环境,人代表调适物质资源的思想主体,合是矛盾间的形式转化,一是矛盾相生相依的根本属性。所谓天人合一,就是强调人与大自然要和平共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人类要遵循自然规律,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绿色发展的目的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是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可持续的协调发展。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理论内涵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负荷脱钩,即经济活动要遵循自然规律,增强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二是使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其实质是使资源环境可持续成为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
  首先,实现中国经济的绿色发展,要让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负荷脱钩,增强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这需要从加法和减法两个方面努力。所谓加法,就是寻求绿色发展导向的经济增长新动力,同时实现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可持续性的改善;所谓减法,是指经济增长要遵循自然规律,不增加或少增加资源环境负荷。
  其次,实现中国经济的绿色发展,要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使绿水青山真正成为自然生产力。当前在我国不少地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有的地区为了确保绿水青山,产业发展受到环境的限制,经济增长受到影响;也有的地区为了追求经济增长,降低环境规制的门槛,吸引了一些环境污染型产业。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下,有些地方担心环保限产等措施会增加企业成本,影响经济增长。由此可见,绿水青山并不能自动成为金山银山。推动中国经济的绿色发展,必须解决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目标冲突,一是要兼顾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发展目标;二是要使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摘编自石敏俊《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理论内涵》)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不同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这与特定社会条件下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
  B. 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生态文明强调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和谐的绿色文明。
  C. 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对现阶段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D. 要实现经济绿色发展,关键在于发展好经济的同时,使资源环境不受影响,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在论述了绿色发展理念的历史演变后,阐述了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B. 文章在论述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理论内涵时,重点从两个方面进行了阐释,层次清晰。
  C. 文章以绿色发展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立论前提,联系古今对中心论题展开有效论证。
  D. 文章最后从宏观角度,为当前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产生的矛盾指明了化解方向。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既是新发展理念的核心,又推动着历史上不同发展理念的演变。
  B. 上世纪90年代通过的《21世纪议程》深化了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认识,生态文明理念由此得以确立。
  C. 从老子、庄子到董仲舒,无一例外把天人合一思想作为自己的基本思想,强调人对自然规律的遵循。
  D. 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并不意味着可因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经济增长,也不能只追求经济增长而破坏环境。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阅兵
  齐闯
  32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版图上青海省顶多一个指头蛋大小。这个指头蛋大小的方圆有个米粒大的县城叫民河,民河是西部边陲的小县,小得一辆破自行车20分钟能把县城转三遍。故事发生的地方叫大风口,与米粒大小的民河县城相比,它撑死有针尖那么大。这个针尖又偏分布在几乎被整个米粒遗忘的荒凉处,十分边远寂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