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小题,约7870字。
苏州市区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初一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0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左侧装订线内的相应位置上;
3.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4分)
1.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6分)
走进二月的早春,梅花凋谢了,妖 ▲ (ráo)灼灼的桃花在不经意间落满一地,留下一树嫩绿在 ▲ (méng)芽。走进二月,杜鹃花与玉兰花开得灿烂,金黄的油菜花开成一片花海,季节的流转将岁月描绘成七彩的色调。喜欢在初春的大地灵听新绿抽枝的声音,那里花团锦 ▲ (cù),万紫千红。那里有久别重逢的温婉,那里充满了梦想与希冀。慢步在初春的大地,让春天的暖渗入心 ▲ (fēi),拥抱春天的阳光让岁月安暖。原来人生真的可以活得洒脱惬意,因为美丽的风景就在心里。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妖 ▲ (ráo) ② ▲ (méng)芽 ③花团锦 ▲ (cù) ④渗入心 ▲ (fēi)
(2)找出上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填入下表中并改正。
错别字 ▲ ▲
正确字 ▲ ▲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子在川上曰:“ ▲ ,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②水何澹澹, ▲ 。 (曹操《观沧海》)
③ ▲ ,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 ▲ 》)
④遥怜故园菊, ▲ 。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⑤ ▲ ,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⑥晴空一鹤排云上, ▲ 。 (刘禹锡《秋词(其一)》)
⑦何当共剪西窗烛, ▲ 。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⑧ ▲ ,秋风吹散马蹄声。 ( ▲ 《潼关》)
3.名著阅读。(4分)
(1)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鲁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请选择《阿长与<山海经>》中“温馨的回忆”、《五猖会》中“理性的批判”的相关内容各一处,加以阐述。(2分)
(2)下面关于《西游记》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虎力、鹿力、羊力来到车迟国后被国王尊为国师,在全国独尊道教,把众佛教徒驱服道家做苦役。佛教徒大多被虐死。唐僧师徒到达车迟国后,与三妖斗法,其中羊力大仙与悟空赌利刀砍头,虎力大仙愿赌剖腹剜心,鹿力大仙赌赤身下油锅,但一一被悟空所破。
B.唐僧被黄袍怪抓进妖洞,在洞内遇到十三年前被妖怪摄来的乌鸡国公主,公主用计策劝黄袍怪放走了唐僧师徒。后来黄袍怪变为一美男子,前往乌鸡国探望岳丈国王,将唐僧变为猛虎。白龙马为救师父,变为宫娥,举刀暗算黄袍怪,却被打中后腿。
C.自称黄眉大王的妖怪利用唐三藏求佛心切虚摆小雷音寺,引得师徒四人入寺,用法宝金铙捉了孙悟空,并活捉了唐僧师徒三人,金头揭谛上天请下二十八星宿、八仙下凡,奈何众人都破不了金铙。众神仙反被妖怪用它主人如来佛祖的如意乾坤袋收尽。
D.金光寺宝塔上有颗舍利子,白天彩云缭绕,夜间光芒四射。没想到被乱石山碧波潭中住着的万圣龙王的女婿九头驸马偷走了,从此宝塔暗淡无光。国王听信馋言,认为是寺中僧人偷走宝贝就捉去问罪。最终,孙悟空在二郎神帮助下打败了妖怪,找回了国宝。
4.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出“草根文化”的四个主要特性。(每点不超过6个字)(4分)
草根文化,属于一种在一定时期内由一些特殊的群体、在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潮流,它实际是一种“副文化、亚文化”现象。它具有平民文化的特质,属于一种没有特定规律和标准可循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动态的、可变的文化现象。它区别于阳春白雪的雅文化、上流文化、宫廷文化以及传统文化。健康向上的“草根文化”会形成对主流文化的重要补充,但愚昧落后的“草根文化”无可否认也会对传统意义上的主流文化带来辐射、腐蚀和冲击。
第二部分(36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5—7题。(6分)
秋霁寄远
唐 杜牧
初霁独登赏,西楼多远风。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
高树下山鸟,平芜飞草虫。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
5.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一句的情景。(2分)
6.下面不是描写傍晚景象的诗句是( ▲ )(2分)
A.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