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6小题,约16900字。

  江苏省徐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古史是从尧舜时期开始逐渐明晰的,《尚书》的    便是《尧典》。先秦诸子都对尧舜    ,虽然说法时有    ,但都对他们的真实性深信不疑,基本史实亦甚清晰。
  A. 开篇  津津乐道  歧意    B. 首篇  乐此不疲  歧意
  C. 首篇  津津乐道  分歧    D. 开篇  乐此不疲  分歧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有实词成语和熟语的能力,注意啊考核近义词辨析。注意从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运用的范围等角区分,题中①“开篇”,指弹词演唱故事之前加唱的短篇,为正书的引子;后用来指小说等作品的开端;也指开始写作,开始写某一篇(作品)。“首篇”,指第一篇,多用来指有多篇作品构成的集子中的第一篇作品,如《劝学》是《荀子》的首篇。《尚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被文学史家称为中国最早的散文总集,而《尧典》是其第一篇作品,而非一个作品中的开头一部分。所以,“首篇”更准确。②“津津乐道”指很有兴味地谈论。“乐此不疲”指特別喜好做某事,而不以为倦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此处是对“尧舜”,对人,而不是对事,侧重谈论。③“分歧”指(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歧意”指贰心,不忠诚。此处主语是“说法”,应选“分歧”。故选C。
  2.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B. 意北尚可以口舌动也
  C.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D. 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考纲规定的常用的修辞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借代和反复,有人也把对比列入到修辞的行列,注意明确修辞的特征,然后具体的区分,题中D项,“绳墨”为借喻手法,用木工打直线的墨线,比喻规矩、准则、法度、法律。“樯橹”代指曹操水军;“口舌”代指言语;“户牖”代指家。故选D。
  3.下列对联不适合悬挂在府衙的一项是
  A. 看阶前草绿苔青无非生意    听窗外鸭啼雀噪恐有冤民
  B. 善恶施报,莫道竟无前世事  利名争竞,须知总有下场时
  C. 与百姓有缘才来到此    期寸心无愧不负斯民
  D. 但愿民安若堵  何妨署冷如冰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语言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题中B项,为戏台联句,上联指戏台上演绎前世善恶恩怨,启发警示今人;下联写戏剧终究会结束,演员终究会下场。且“前世事”强调往事“总有下场时”不符合府衙角度立联。A项,“恐有冤民”,C项,“与百姓有缘”“不负斯民”,D项,“愿民安”都反映主政官员对百姓应有的情感态度。故选B。
  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
  一只蝴蝶只顾嬉戏,撞在蛛网上。一只蜜蜂忙着采蜜,撞在蛛网上。它们挣扎了许久,被蛛丝越缠越紧,再也动弹不得。蝴蝶叹口气说:“都怪讨厌的风,使我没能掌握方向!”蜜蜂叹口气说:“都怪那眩眼的阳光,使我没能看清蛛网!”
  A. 不能只埋头工作,还要抬头看路。
  B. 沉迷游戏常常会陷入危险的境地。
  C. 外部环境往往会影响事物命运。
  D. 遇到问题,要主动从自身找原因。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压缩语段的能力,压缩语段有拟写新闻标题(或一句话新闻)、提取关键词、概括并评价材料的内容、下定义等几种类型。概括材料的内容要区分材料的文体特征,注意有新闻类、叙述类、说明类、议论类和寓言类,新闻类注意提取新闻的要素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结果,然后根据材料的性质确定重点,重点注意新闻中的导语;叙述类注意事件的过程;说明类注意提取物件的组成、作用,议论类注意提取论点,寓言类注意虚构的内容对应的生活中的真实现象,此题要求提炼材料要点,本语段重点在“只顾嬉戏”“忙着采蜜”“都怪讨厌的风”“都怪那眩眼的阳光”,这是强调客观原因而忽视主观原因,故选D。
  5.下列选项中,对下面邮票图案寓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邮票画面中的钢笔象征记者原有的报道手段已经发生巨大变化,钢笔正被录音笔、摄像机等其他先进器材挤压并代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