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题,约19520字。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语 文 I 试 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苏州评弹是评话与弹词的合称,两者又俗称为说书。评话是历史社会的个人注解,有点   ;弹词是人情世故的公共关系,好像小鱼吃大鱼。其中之美,高手表现得   。游刃有余,评话话到云深处;   ,弹词弹出书峰青。
  A. 小题大作  炉火纯青  得意忘形
  B. 大材小用  淋漓尽致  得意忘形
  C. 小题大作  淋漓尽致  得意洋洋
  D. 大材小用  炉火纯青  得意洋洋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主要应看与修饰对象合不合、与语境合不合、适用对象当不当。小题大作:指拿小题目作大文章。 比喻不恰当地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处理,有故意夸张的意思。大材小用:把大的材料当成小的材料用。比喻使用不当,浪费人才。第一处说的是“评话是历史社会的个人注解”,故应使用“大材小用”。炉火纯青:纯:纯粹。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后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淋漓尽致:淋漓:形容湿淋淋往下滴,比喻尽情,酣畅;尽致:达到极点。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第二处是说高手把“其中之美”表现得透彻,故使用“淋漓尽致”。得意忘形: 形:形态。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得意洋洋: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去云南不全是为了那玉龙雪山,还为了那被誉为“第一美味”的过桥米线和独具特色的“汽锅鸡”。据说,品尝这两样美食最好是在秋末初冬较为合适。
  B. 阅读经典,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观察、思考问题,去观察“高远境界”“大气格局”的内涵,使自己逐步登上智慧的殿堂。
  C. 面对大学校园信仰缺失、开口闭口“股票”“金钱”,林建华指出:大学只有保持宁静,才能以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引领社会进步。
  D. 长江中的江豚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华盛顿公约》确定的全球濒危物种之一,若再得不到有效保护,15年后将会灭绝。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再审查附加成分,做出正确判断。A项,结构混乱,“最好是在秋末初冬”和“秋末初冬较为合适”两句杂糅,可保留其中一句。B项,“去观察‘高远境界’‘大气格局’的内涵”搭配不当,“观察”与“内涵”不搭配,可改为“去体味‘高远境界’‘大气格局’的内涵”。C项,“面对大学校园信仰缺失、开口闭口‘股票’‘金钱’”成分残缺,缺少与“面对”相呼应的宾语中心词,可改为“面对大学校园信仰缺失、开口闭口‘股票’‘金钱’的现象”。故选D。
  【点睛】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出现多重定语或多重状语,就要考虑是否存在语序不当;如果出现长定语就要考虑是否淹没了中心词造成成分残缺;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
  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我贿迁              贿:财物,指嫁妆
  B. 槛菊愁烟兰泣露        槛:门槛
  C. 河东凶亦然            凶:收成不好,荒年
  D. 陈力就列              列:位,职务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本题把所给选项逐一放回到原文中,就会发现,B项,“槛菊愁烟兰泣露”意思是“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槛”是“栏杆”的意思。故选B项。
  4.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B. 扈江离与辟芷兮
  C.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D. 却坐促弦弦转急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重点考查通假字现象。对于通假字现象,平时的备考中要注意分类整理,积累常见通假字的基本意义及用法。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将词语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