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260字。
[真题回顾]
例1.(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2)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
_____”,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________”。
【审题立意】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要注意字数与字形,字数要不多不少,字形要笔画清晰,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参考答案】(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3)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例2.(2017·全国新课标卷Ⅰ)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澹澹”“竦峙”“递”等理解字义去记忆。
【参考答案】(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例3.(2018·全国新课标卷Ⅰ)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为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_________”,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
_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__
_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审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做题时,一定要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和易错字形。本题应注意“纶、樯橹”。
【参考答案】(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3)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
[考情报告]
2016-2018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名篇名句默写考点分析一览表
卷别 考查内容 命题特点
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 《荀子·劝学》、诸葛亮《出师表》、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自2014年起,全国新课标卷都采用了情境提示型的默写题(而2013年及以前的默写题,采用的都是记忆型默写),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而非机械识记能力。内容侧重于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2018年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了1分。
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Ⅱ 《孟子·鱼我所欲也》、李白《蜀道难》、杜牧《阿房宫赋》
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Ⅲ 《左传·曹刿论战》、白居易《琵琶行》、苏轼《赤壁赋》
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Ⅰ 曹操《观沧海》、杜牧《阿房宫赋》
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Ⅱ 《庄子·逍遥游》、刘禹锡《陋室铭》
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Ⅲ 《荀子·劝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Ⅰ 《论语·为政》、韩愈《师说》、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
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Ⅱ 《孟子·鱼我所欲也》、《琵琶行》、苏轼《赤壁赋》
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Ⅲ 《荀子·劝学》、诸葛亮《出师表》、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于名句名篇的复习备考,因为它属于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识记,所以关键是要背诵识记。
第一,背诵的范围为指定篇目的所有内容,不要存在“考过的不会再考”或者“只考名句不考非名句”的投机心理。要把教材中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名篇挑选出来,有计划、分阶段地利用早读等时间进行背诵。背诵识记,要做到熟读成诵,反复诵读,反复识记。一般情况下,过一段时间还须再重新背诵,以巩固背诵的效果,防止回生或遗忘。一般来说,背诵后的第二天就应及时复习,然后间隔两天复习一次,再间隔一周复习一次。复习的最佳时机是将忘未忘时。如果等遗忘了再去复习,那就相当于第一次背诵,费时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