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11450字。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下学期期初检测
语文试题
2019.2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命题人:陈海艳)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如何为沃野千里的长江流域提供永续之脉?专家们 ▲ ,其中有一点得到了公认:沿线省市因长江而构成统一的生态整体,治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 ▲ ,早已不限于某个区域。这就决定了任何一个省市都无法在长江生态环境破坏中 ▲ ,也无力独自承担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重任。
A.各执一词 牵一发而动全身 洁身自好
B.各抒己见 牵一发而动全身 独善其身
C.各执一词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独善其身
D.各抒己见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洁身自好
【答案】B
“各执一词”指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不肯相让。一般用于争论的场合。
“各抒己见”指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结合语境应选“各抒己见”。
“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喻动一个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原指下棋时关键的一步棋没有走好,以致全盘都输了,比喻对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处理不当,将会招致彻底的失败。结合语境“生态整体”“早已不限于某个区域”可知,应选“牵一发而动全身”。
“独善其身”原指独自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现指只顾自己,不关心集体。
“洁身自好”指保持自身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公众事情。从语境看,强调的是合作共管,其反面应是“独善其身”。
2.下列诗句中,与其他三项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B.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元稹《使东川•南秦雪》)
C.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
D.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曹雪芹《红楼梦〈咏白海棠〉》)
【答案】D
A项将洒在花林上的月光比作晶莹闪烁的雪珠,运用了比喻手法。
B项将山峰比作竹笋,将被雪覆盖的山峰比作玉石,将雪花比作银花,运用了比喻手法。
C项将月亮比作玉盘,运用了比喻手法。
D项“偷”“借”赋予白海棠以人的动作,运用了拟人手法。
3.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创作的文学,只以文学之高下为标准,但是理论的文学,却要看其人能不能言顾其行。我很看不起阮大铖之为人,却仍可以喜欢他的《燕子笺》。一人能出一部小说杰作,即使其人无甚足取,我还是要看。但是在讲理与批评满口道学的文章上,就不同。其人不足论,则其文不足观。一人若不先在品格、修养上下功夫,就会在文章上暴露其卑劣的品性。
A.即使人品不足论者,也同样能写出小说杰作。
B.文学创作领域存在人品与文品不一致的现象。
C.不能仅凭作家的人品,来评价他的文学作品。
D.讲理与批评文章者,应提升品格、修养。
【答案】D
作答时要先认真审读语段,找出关键词句进行理解。文段中出现了两个“但是”,“但是”这一关联词提示我们,其后面的内容“理论的文学,却要看其人能不能言其行”“在讲理与批评满密口道学的文章上……就会在文章上暴露其卑劣的品性”就是作者所要强调的内容。然后对这些内容加以概括,即搞文学理论批评创作的,要注重人品修养。经过筛选,应当选择D。A、B、C三项概括了文学创作中人品与文品不一致的客观现象,但并非作者要表达的重点。
4.对右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人与人之间有了距离才能产生美感。
B.人们总是羡慕别人的环境优于自己。
C.我们现实中面对面却不知相距多远。
D.有对比才有差别,有比较才能鉴别。
【答案】C
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具体为漫画寓意的解读。首先要明确画面的主体,有两个玻璃鱼缸紧靠在一起,两个鱼缸里各有一条金鱼面对面紧靠着,对视着。虽然看起来两者紧靠着,也望得见彼此,但相隔两层玻璃而不自知。漫画讽刺了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虽然身体靠得很近而心却离得很远。
二、文言文阅读(20分)(命题人:黄丽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杨龟山先生行状
宋•吕本中
先生讳时,字中立,姓杨氏,世居南剑将乐县北之龟山。其先本蜀人,唐初徙居江州湖口,次居河南开封府顾释县。先生八九岁能赋诗,人咸异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