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小题,约7480字。
八年级(上)语文月考试题(200512)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 共10分)
一 (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风靡 心弛神往 大饱眼福 B.瑰宝 问心无愧 鳞次秩比
C.喧闹 闲情逸致 等闲视之 D.箫索 毛骨耸然 因地制宜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
A.国庆节期间,市内的几条繁华的商业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流济济一堂,摩肩接踵。
B.濠河河畔绿树成荫,花团锦簇,空气清新。外地游客纷至沓来,领略这大自然的秀美景色。
C.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述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并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台独”阴谋得逞,对台湾领导人将把两岸关系引向何方,我们拭目以待。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在大背景下,十运会组委会秉承“节俭办十运”的理念,努力做到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浪费。
B.“身高”8844.43米的珠穆朗玛峰是迄今为止国内乃至国际上历次珠峰高程测量中最为精确的数据。
C.由于天气恶劣,设备简陋,南亚地震灾区的救灾工作进程缓慢,预计死亡人数可能成倍增加。
D.中国“神州六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到“建立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开展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研究”的新阶段。
二 (4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4--7题。
(甲)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北人食菱》)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②坐:因为。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乃记之而去
欲以去热也
B、或曰:“食菱须去壳。”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幼时记趣》)
C、北人生而不识菱者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论语>八则》)
D、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
5.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甲文中“斗折”写的是溪身,这是静止的;“蛇行”写的是溪水,这是流动的,一动一静,相映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