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诗五首》
《短诗五首》第1课时【学案】.doc
《短诗五首》第1课时【当堂达标题】.doc
《短诗五首》第1课时【教案】.doc
《短诗五首》第1课时【课件】.ppt
《短诗五首》第2课时【当堂达标题】.doc
《短诗五首》第2课时【教案】.doc
《短诗五首》第2课时【课件】.ppt
《短诗五首》第2课时【学案】.doc
3*《短诗五首》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结合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旨与情感。
2.分析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
3.体会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或对友人的深切追思;理解人世间万物相互依存的哲理内涵或相互对立、统一的关系;感悟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
教学重点:
1.诵读、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意境,借助写作背景理解并分析诗歌主旨。
教学难点:
1.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意境美,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
2.对比阅读这几首诗,理解早期白话新诗的共同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朗读音频以及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
学生:通读诗歌,解决生字词,初步感知文意,并在课前查阅作者的相关情况。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月夜》 《萧红墓畔口占》
教学目标:
1.结合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旨与情感。
2.分析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
3.体会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或对友人的深切追思。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一部数千行的长诗可以淹没于历史的尘埃,一首几行的小诗可以放着永恒的艺术光彩,文学史的发展不乏这样的事实。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五首短诗,感受短诗的魅力。(板书课题)
二、投放学习目标
……
3*《短诗五首》学案(一)
教学目标:
1.结合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旨与情感。
2.分析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
3.体会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或对友人的深切追思。
【自主学习,互动交流】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漫漫( ) 装饰( ) 舵手( ) 谎言(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霜风:
漫漫:
装饰:
舵手:
谎言:
【走进诗歌】
《月夜》
3.《月夜》写作背景:
4.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5.这首诗看似是纪实,简单地描写记录当时的某种场景,其实是对当时现状的描写。请你结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说说你从这些事物中又读到什么?
《萧红墓畔口占》
6.这是一首“伟大的诗篇”,诗句简短却意味深长。请品味诗句中加点的词语,体会诗中的情感表达。
(1)第①句: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2)第②句: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3)第③句: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
3*《短诗五首》当堂达标题(一)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舵手( ) 房舍( ) 装饰( ) 墓畔( ) 霜风( )
2.下列各组书写不正确的一组是( )
A.霜风 一株 并排立着 B.墓畔 繁多 长夜漫漫
C.卧听 寂漠 郊原如海 D.舵手 装饰 房舍如舟
3.常识填空。
(1)《月夜》,作者______,原名_______。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也是最早的新诗尝试者之一。主要新诗作品有《月夜》《落叶》《三弦》等。
(2)《萧红墓畔口占》作者 ,原名 ,是20世纪30年代 诗歌的代表人物,他的成名作是《 》。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月夜
沈尹默
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4.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两句通过写霜风、月光,创设了一个凄冷的恶劣环境。
B.三四两句是写“我”要保持独立自主的人格,决不依附别人而生存。
C.诗暗示出面对黑暗的社会、统治者对人才的压抑,“我”要不屈不挠,保持独立的个性。
D.本诗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蕴含人生的哲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