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道小题,约11130字。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开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由于道佛合流的成功,又因了禅意的____和凝练,于是有着青铜饕餮、儒道互补和风骚浪漫传统的龙的故乡,终于产生了以线的_____为主的成熟的山水画,_______的田园酬唱,敦煌“飞天”的迷人舞姿,响绝千古的盛唐之音和那难以数计的______的宋词……
A.升华 起伏 悠闲 高亢
B.深化 律动 闲适 隽永
C.深化 起伏 悠闲 高亢
D.升华 律动 闲适 隽永
2.下列诗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
A.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B.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C.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D.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3.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历史上“士”的传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鲁迅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就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无论在庙堂里还是江湖中 ②没有真正的“隐士” ③不存在独立言说的空间。 ④都跟“王权”靠得很近。⑤实际上也没有“山林”⑥基本上是为专制统治阶级服务的
A.①⑥④③②⑤
B.⑥①④②⑤③
C.⑥②⑤③①④
D.①②⑤⑥④③
4.依据你对下面这幅漫画寓意的理解,下面对漫画内容的理解没有依据的是(3分)
A.办事部门行事当务实便民
B.拥有权力不等于可以任性
C.社会需要基本的信任关系
D.婚姻的法律论定不受重视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信陵君救赵论
【明】唐顺之
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夫强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临赵,赵必亡。赵,魏之障也。赵亡,则魏且为之后。赵、魏,又楚、燕、齐诸国之障也,赵、魏亡,则楚、燕、齐诸国为之后。天下之势,未有岌岌于此者也。故救赵者,亦以救魏;救一国者,亦以救六国也。窃魏之符以纾魏之患,借一国之师以分六国之灾,夫奚不可者?
然则信陵果无罪乎?曰:又不然也。余所诛者,信陵君之心也。
信陵一公子耳,魏固有王也。赵不请救于王,而谆谆焉请救于信陵,是赵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平原君以婚姻激信陵,而信陵亦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赵,是信陵知有婚姻,不知有王也。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为赵焉耳。非为赵也,为一平原君耳。幸而战胜,可也,不幸战不胜,为虏于秦,是倾魏国数百年社稷以殉姻戚,吾不知信陵何以谢魏王也。
夫窃符之计,盖出于侯生,而如姬成之也。侯生教公子以窃符,如姬为公子窃符于王之卧内,是二人亦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余以为信陵之自为计,曷若以唇齿之势激谏于王,不听,则以其欲死秦师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必悟矣。侯生为信陵计,曷若见魏王而说之救赵,不听,则以其欲死信陵君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姬有意于报信陵,曷若乘王之隙而日夜劝之救,不听,则以其欲为公子死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信陵知有婚姻之赵,不知有王。内则幸姬,外则邻国,贱则夷门野人,又皆知有公子,不知有王。则是魏仅有一孤王耳。
呜呼!自世之衰,人皆习于背公死党之行而忘守节奉公之道。有重相而无威君,有私仇而无义愤。由此言之,信陵之罪,固不专系乎符之窃不窃也。其为魏也,为六国也,纵窃符犹可。其为赵也,为一亲戚也,纵求符于王,而公然得之,亦罪也。
虽然,魏王亦不得无罪也。兵符藏于卧内,信陵亦安得窃之?信陵不忌魏王,而径请之如姬,其素窥魏王之疏也;如姬不忌魏王,而敢于窃符,其素恃魏王之宠也。木朽而蛀生之矣。古者人君持权于上,而内外莫敢不肃,则信陵安得树私交于赵?赵安得私请救于信陵?如姬安得衔信陵之恩?信陵安得卖恩于如姬?履霜之渐,岂一朝一夕也哉!
(选自《古文观止》,内容有删节)
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魏之障也 障:屏障
B. 窃魏之符以纾魏之患 纾:解除
C. 吾不知信陵何以谢魏王也。 谢:谢罪
D. 曷若乘王之隙而日夜劝之救 隙:怨恨
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符:即“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出征时一半交给将帅,另一半由皇帝保存。
B. 婚姻:古代常用来指因儿女婚事结成的亲家关系,信陵君姊嫁与平原君,魏赵有姻亲关系。
C. 社稷:社为谷神,稷为土神,古代君主祭社稷以祈求五谷丰登,后“社稷”就被用来借指国家。
D. 野人:古代指乡野之人,也可指没有爵禄的平民,这里用来指作为夷门监者的侯生地位低贱。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夫强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临赵,赵必亡。(3分)
②自世之衰,人皆习于背公死党之行而忘守节奉公之道。(3分)
③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4分)
8.作者认为“窃符”一事中信陵君和魏王皆非“无罪”,用自己的话对作者的看法作简要概括。(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9—10题。
别严士元
【唐】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1,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注】阖闾城:即苏州城,因春秋末阖闾筑城于此,故有此别称。
9.颔联写景极有特色,试作赏析。(6分)
10.全诗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