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道小题,约19250字。

  山东省临沂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传拓是中国人的发明,是以宣纸紧覆在金石器物的文字、纹饰或器形上,然后以墨拓技法把器物原貌按1:1转移到平面宣纸上的特殊技艺。它对文字、纹饰、器形的复原表现真实清晰,且讲究墨色浓淡相宜。因此,传拓不仅具有照相机的功能,并且还能表现出古朴、不饰雕琢的审美意趣。传拓之所以能沿用至今,是因为它具有其他任何手段都无法替代的功能与作用。
  我国的传统传拓技艺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和有关学者考证,我国的传拓技艺发轫于东汉末年,历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已经非常成熟。如今所见实物拓本,以清末敦煌发现的唐太宗书《温泉铭》石刻拓本为最早,上有永徽四年唐人手写题记。
  我国金石学家很早就注意到记录金石器物整体形状的重要性。宋代吕大临的《考古图》,乾隆内府的《西清四鉴》等,都辑录描绘了古代器物的形状。然而,这些器物形状都是通过白描摹绘的方法刻印而成,在准确描述器物的真实状态方面尚存不足。最能表现金石器物整体的实际形状,同时又不失金石韵味的方法,是“金石器物全形拓技艺”(以下简称“全形拓”),这种技艺出现在清代中晚期。在此之前,所谓的拓本都是指传拓古器物一个平面上的图文。全形拓以墨拓作为主要手段,辅之以素描、剪纸和雕刻等技术,将古器物的立体形状复制表现在纸面上。全形拓将那些难得的器物以1:1的比例拓制下来,它的主要意义就在于存器、存史、补史。由于制作工艺复杂,传拓者对金石学、书法、绘画、雕刻以及传拓技艺等知识和技法都须全面掌握。因此,全形拓的学术价值和艺术水准较高,得者无不视若拱璧。
  全形拓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文献价值。金石拓是文博、方志等单位对古器物著录、分类、文字与纹饰等整理研究的基础材料。二是科学价值。全形拓是科学资料的一种特殊保存形式,是比照相机更能真实记录器物面貌的方式之一。三是艺术价值。全形拓通过书法和绘画的双重艺术形式,满足文人对金石雅趣的追求与鉴赏的需要。四是收藏价值。传拓制作的成品有极高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因此,全形拓的意义甚至不亚于古器物本身,对全形拓技艺的发掘、研究和推广,就是对我国珍贵文物的一种有效保护和利用。全形拓在其发展过程中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创新,这门传统技艺的改革性传承对于全形拓的科学发展和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未来传拓、全形拓技艺的传承还需走向大众化,与书画、美术设计手段相结合,以人们日常生活用品等作为载体,呈现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选自张友海《略谈全形拓》,有改动)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传拓是中国人发明的古老技艺,由于具有无可替代的功能与作用,一直沿用至今。
  B. 传拓是用墨拓技法将金石器物的文字、纹饰或器形按1:1复原到宣纸的特殊技艺。
  C. 传拓追求画面的真实清晰,墨色浓淡相宜,是为了突出古朴、不饰雕琢的审美情趣。
  D. 传拓技艺起源于东汉末,成熟于隋唐时期,现今能见到有唐人手写题记的实物拓本。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由传统技艺传拓说起,详细论述了全形拓的产生时期、制作工艺、价值以及发展,等等。
  B. 文章列举《考古图》《西清四鉴》等例证来论证器物形状都是通过白描摹绘的方法刻印而成。
  C. 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全形拓的价值,指出全形拓的意义,认为其并不亚于古器物本身。
  D. 文章最后概括论述改革性传承在全形拓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并指出全形拓的发展方向。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全形拓以前的拓本只是传拓古器物一个平面上的图文,而全形拓能够表现金石器物整体的立体形状。
  B. 全形拓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水准,因此,要求传拓者须掌握金石学、书法、绘画、传拓技艺等。
  C. 全形拓全面体现金石韵味,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可以存器、存史、补史,能够有效保护珍贵文物。
  D. 改革性传承使全形拓技艺走向大众化,走进日常生活,与书画、美术设计相结合,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答案】1. C    2. B    3. A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仔细对照原文和选项,重点是注意选项的表述和原文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C项,强加因果,“是为了……”错误,原文“它对文字、纹饰、器形的复原表现真实清晰,且讲究墨色浓淡相宜。因此,传拓不仅具有照相机的功能,并且还能表现出古朴、不饰雕琢的审美意趣。”故选C项。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项,列举两部古籍是为了论证“我国金石学家很早就注意到记录金石器物整体形状的重要性”,引出“在准确描述器物的真实状态方面尚存不足”。故选B项。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对比分析,找出正确答案。B项,因果倒置,原文是传拓者技艺高超,因此全形拓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水准。C项,“全形拓全面体现金石韵味”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不失金石韵味”;另外,“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说法不妥,原文是“传拓制作的成品有极高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而并非全形拓。D项,变未然为已然,“走向大众化,走进日常生活……实现了可持续发展”错误,原文是“还需……”。故选A项。
  【点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认领
  陈蔚文
  ①不久前,姐夫的车钥匙不慎在小区遗失,寻找未果。若去4S店重配钥匙要3000多元,无奈贴出公告,拾到者以500元酬谢。拾到者收取酬金似乎无可厚非,然而我的第一个念头——如果是我家任何一位成员拾到,断不会收取这笔钱,这源于家风。
  ②父亲是军人,在我和姐姐的成长道路上,他的要求有时严苛得近于粗暴。小至教导我们吃有吃相、站有站相,大至仁善礼俗、道德理想,还有“与人为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等,当年被父亲以这些“家规”训诫时不胜其烦,然而不知不觉中,它们已于日常生活中潜入我们的血脉,化育成人生的一部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