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3道题,约6040个字。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检测题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狂澜(lán) 亘(hèng)古 田垄(lǒnɡ) 污秽(huì)
B.哺(pǔ)育诧(chà)异山巅(diān) 胡骑(jì)
C.屏障(pínɡ) 可汗(hàn) 镐(ɡǎo)头婉转(zhuàn)
D.燕(yān)山山涧(jiàn) 郝(hǎo)叟逼狭(xi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斑澜怪诞枯躁惊涛澎湃
B.嗥鸣污秽浊流锲而不舍
C.摇蓝险峻体魄丛山叠岭
D.挚痛滋长暄闹绝壁断崖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筹建长城站,他呕心沥血。
B.杜牧对项羽投江自杀不以为然,认为他还可以卷土重来。
C.西方一些大国千方百计插手中东事务,他们不是关心那里的人权、民生和动荡的局势,而是对那里的石油垂涎三尺。
D.这篇文章错别字很多,用语无伦次来评价它是再恰当不过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需要采集50万朵花左右的花粉。
B.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C.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
D.微笑着面对生活的人,失去的只是自己的烦恼,赢得的则是整个世界。
5.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黄河颂》作者端木蕻良在该歌词中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B.《土地的誓言》以倾诉式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已被日寇侵占的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C.《最后一课》这篇文章的标题不但指出了文章的内容,而且蕴含了悲怆的气氛和悲愤情绪,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中心思想。
D.《木兰诗》描述了我国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歌颂了女英雄木兰勤劳朴实、刚强勇敢的性格和不爱功名、不慕富贵的高尚品德。
6.默写。(5分)
(1)谁家玉笛暗飞声,。
(2)马上相逢无纸笔,。
(3)雄兔脚扑朔,;双兔傍地走,?
(4)写一句爱国的名言:。
7.名著阅读。(3分)
肚中有了点食,他顾得看看自己了。身上瘦了许多,那条破裤已经脏得不能再脏。他懒得动,可是要马上恢复他的干净利落,他不肯就这么神头鬼脸地进城去。不过,要干净利落就得花钱,剃剃头,换换衣服,买鞋袜,都要钱。手中的三十五元钱应当一个不动,连一个不动还离买车的数儿很远呢!
(1)文段选自《骆驼祥子》,作者。(1分)
(2)请联系原著内容,简要说说祥子手中三十五元钱的来历。(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