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小题,约7720字。
武汉市东西湖区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3月月考八年级语文试题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颓唐(tuí) 狼藉 丧魂失魄(sàng) 千姿百态
B.瑰丽(guī) 陨星 狼奔豕突(tún) 惟利是图
C.彷徨(páng) 典质 疲于奔命(bēn) 沁人心脾
D.倏忽(shū) 空濛 面面相觑(qù) 虚无缥缈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恰当的一组是( )
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条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 ,从未看过翻滚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 的壮丽景象。让文明迈开脚步,打开 ,投入大自然的 。
A.光芒 一碧万顷 心曲 怀抱 B.辉煌 一泻千里 心扉 怀抱
C.光芒 一往无前 心扉 情怀 D.辉煌 一望无际 心曲 情怀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
B.学生正处于身心不断发展变化的重要阶段,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被培养的关键时期。
C.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是因为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
D.通过开展经典诵读等活动,我们从中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你睡吧,还早着呢!太阳睡一夜刚起来……
B.“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
C.虽然每年过年都要给亲戚小孩发上千压岁钱,但不少人认为这是一种“甜蜜的负担”,因为“给出去的是压岁钱,留下的是成年人的责任。”
D.他不得不认真思考企业生产为什么会滑坡,怎样才能扩大产品销路。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人类嗅觉之谜
①嗅觉是指嗅觉感受器对气态化学物质刺激起反应时产生的信息,经大脑嗅皮质处理形成称为气味的感觉。能够引起嗅觉的化学刺激物称为嗅质。大部分自然形成的嗅味,实际上是几种嗅质分子的混合物,然而这些嗅味是作为一种单独的感知信号而被感知的。这种复杂的单独感知是嗅觉的显著特征。
②人类嗅觉系统包括由嗅上皮、嗅神经、嗅球、嗅束、嗅皮质等结构所组成的嗅觉传导径路,以及由大脑边缘系有关结构参与组成的嗅反射径路。
③科学家研究发现,嗅觉感受器即嗅细胞,是惟一源于中枢神经系统,且能直接接收环境中化学物质刺激的神经元。嗅细胞是双极细胞,位于上鼻道及鼻中隔后上部的嗅上皮中,两侧纵面积约5平方厘米。嗅上皮由嗅细胞、支持细胞、基底细胞核粘液腺组成。每个嗅细胞顶部有6~8条短而细的纤毛,埋于粘液腺所分泌的粘液中;细胞的底端是由无髓纤维组成的嗅丝,穿过筛孔直接进入嗅球。嗅上皮纤毛膜上存在着特异性受体,称为嗅觉受体。研究发现,嗅觉受体与嗅质的相互作用,是对气味识别的开始;嗅觉受体分子决定嗅觉信号传导的特异性。研究证实,每个受体可以 探测数量有限的气味。嗅觉受体被嗅分子激活后,就会产生电信号,从而沿着嗅觉传导通路,传向嗅觉中枢,引起嗅觉。
④在理论上,1000个嗅觉受体可以检测到的气味有10亿种,而实际上人类只能辨别约1万种不同嗅质的气味。物理化学性质可能是最基本的限制因素,因为化学物质必须具备一定的挥发性、可溶性和稳定性,才能作用于鼻腔内的感觉组织。
⑤那么,这些决定嗅觉功能的受体是怎样产生的呢?科学家运用分子生物技术,破译了受体嗅觉基因。研究得出结论:每个嗅觉受体细胞,都只由某一种特定气味的受体基因表达。实验发现,每一个细胞只对一种或两种特殊的气味其反应;而且嗅球中不同部位的细胞,也只对某种特殊的气味起反应。嗅觉系统也与其他感觉系统类似,不同性质的气味刺激有其专用的感受位点和传输线路 ,各种基本气味是由于它们在不同的传输线路上引起不同数量神经冲动的组合,在中枢引起特有的主观感受。真可谓专线专用的“条条大道通罗马”,“罗马”这个中枢把所得到的全部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形成一种模式。因此,人们能在夏天闻到茉莉花的清香,并在其他时候能够记忆起这种香味。
5.对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中的“嗅觉的显著特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嗅觉的显著特征指的是:能够引起嗅觉的化学刺激物,大部分都是自然形成的。
B.这里的显著特征指的是:嗅味中的各种嗅质分子是作为一种单独的感知信号而被感知的。
C.这里的显著特征指的是:引起嗅觉的大部分自然形成的嗅味,实际上是几种嗅质分子的混合物。
D.这里的显著特征指的是:嗅觉感受器对气态化学物质刺激起反应时产生的信息,经大脑嗅皮质处理形成称为气味的独特感觉。
6.从原文来看,以下研究最能揭开“人类识别气味的原因”的一项是
A.发现了人类的嗅觉系统,包括嗅觉传导径路和嗅反射径路。
B.发现嗅觉细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