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4道题,约9240个字。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
  (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1.古诗文默写。(20分)
  (1)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______________?(《诗经•邶风•式微》)
  (2)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郑风•子衿》)
  (3)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秦风•蒹葭》)
  (4)八月湖水平,。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6)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意境相似。
  (7)一日不见,。(《诗经.郑风.子矜》)
  (8),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欺侮wǔ    眼眶kuàng    闭塞sè      消声匿迹xiāo
  B.龟裂guī    晦暗huì     追朔sù       戛然而止jiá
  C﹒沙砾lì      撺掇cuān    冗杂rǒng    风雪载途zài
  D.缄默jiān    枯燥zào     怅惘wǎng    人情事故shì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归省(xǐng) 亢奋(kàng)    家眷(juàn)    悄怆(qiāo)
  B.怠慢(dài) 行辈(xíng) 燎原(liáo) 慨叹(kǎi)
  C.皎洁(jiǎo) 斡旋(wò) 躯壳(qiào) 羁绊(jī)
  D.冗杂(rǒng) 踊跃(yào) 屹立(yì) 衍射(yăn)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4分)
  人生的悲剧尤其能使我(  A  );许多人因为人生多悲剧而悲观厌世,我却以为人生有价值正因其有悲剧。
  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这话表面看来,不通已极。但是实含有至理。假如世界是完美的,人类所过的生活比好一点,是神仙的生活,比坏一点,就是猪的生活,便呆板单调已极。因为倘若如果件件事都尽美尽善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人生最可乐的就是活动所生的感觉,就是奋斗成功而得的快慰。世界既完美,我们如何能尝创造成功的快慰了?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象的田地。换句话说,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
  悲剧也就是人生一种缺陷。它好比洪涛巨浪,令人在平凡中见出(  B  ),在黑暗中见出光彩。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
  惊心动魄胆战心惊庄严严肃A __________  B ___________
  (2) 文中两个划线句中有一句有语病,请修改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明代魏学洢的《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写的《虞初新志》,核舟上所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出自苏轼《赤壁赋》。
  C.古人讲究籍贯、姓名、字号,如“虞山王毅叔远甫刻”,“虞山”是山名,表明籍贯(常熟);“王”是姓,“毅”是号,“叔远”是字;“甫”是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D.《回延安》作者是贺敬之,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如“白羊肚手巾”“羊羔羔”等,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社戏》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反映童年生活的散文,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
  B.《安塞腰鼓》是我国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抒情散文,文中大量地运用排比、比喻和反复的修辞手法,使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安塞腰鼓》中“好一个安塞腰鼓!”出现三次,形成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气势,推动情节和情绪向高潮发展,还提示了文章的内容层次;“好一个”抒发了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可以说是文章的抒情线索。
  C.《大自然的语言》题目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不但生动、形象、贴切、风趣,而且比“简介物候学”之类的题目更新颖、别致,富有吸引力。《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的著作《新疆域》,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灭绝,说明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相互参照阅读。
  D.《灯笼》一文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作者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