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740字。
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所代表的文化意义
在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中,诗词作家在表情达意的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用一些固定意象表达类似情意的写法,了解这些意象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对我们理解诗词作家思想情感是很有帮助的。下面是一些常见意象的特殊内涵。
1、梅花——洁净暗香,不怕摧残。如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菊花——象征坚贞高洁的品格。如(宋)郑思肖《寒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
3、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抒发盛衰兴亡之感。如(唐)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4、以蝉比喻品行高洁。蝉是餐风饮露的生灵,所以古人常以蝉来比喻自己高洁的品格。如(唐)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长,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5、以折柳相送,表惜别之情。“柳”“留”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如(唐)李白《塞下曲》:“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宋)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6、松——坚贞高洁的象征。如(唐)李白《赠书侍御黄裳》:“劝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7、莲——爱怜的象征。“莲”与“怜”谐音,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民歌《西州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莲子”即“怜子”。
8、梧桐——悲伤凄凉的象征。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9、杜鹃鸟——其酷爱上的象征。如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10、鸿雁——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愁苦的象征。如杜甫《岁末怀李白》:“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李商隐《离思》:“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
11、鹧鸪鸟——离愁别绪的象征。如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2、以冰雪的晶莹剔透比喻心志的忠贞和品格的高洁。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v
13、对月思亲故——触发羁旅游子的故园之思。李白《静夜思》:“低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煜《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诗歌赏析题集精
(一)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 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
后四句 ,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 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答案:(1)低沉愤懑 高昂乐观 (2)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提示:所描写的画面须扣住“千帆竞发”“万木争春”。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相关习题
(甲) (乙)
小 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杨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