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9960字。
2019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形成过程,大众媒体扮演了推行者、建构者与同谋者的角色。大众媒体将消费与文化行为合二为一,赋予商品丰富的文化内涵,并把社会的各个阶层裹挟其中,为消费主义_____________,最终使消费主义成为大众的生活理念与追求。
在消费主义文化之下,媒体不断调整形式与内容,创造新的媒体产品。从报纸杂志的宣传到广播电视的广告,尤其是网络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使用,更使消费主义______________、登峰造极,不在操控着人们的欲望和兴趣。
消费主义极大地缩短了单件物品的使用寿命。人们很少选择多次修理同一件家电,因为购买同类新款产品的价格未必高于修理的成本,而面盆修补、钢笔修理、缝纫织补这些日常生活中曾经___________的行当,宛如儿时晚霞下的担货郎,渐行渐远,几近绝迹。家具不再是传统意义的耐用品,( ),许多美丽的衣服可能仅仅被上身一试便匆匆完成使命。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大众媒体扮演了建构者、推行者与同谋者的角色。
B.在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大众媒体扮演了同谋者、建构者与推行者的角色。
C.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形成过程,使得大众媒体扮演了同谋者、建构者与推行者的角色。
D.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形成过程,使得大众媒体扮演了建构者、同谋者与推行者的角色。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推波助澜 无孔不入 无时无刻 不可或缺
B.煽风点火 无孔不入 时时刻刻 无可替代
C.推波助澜 无处不在 时时刻刻 无可替代
D.煽风点火 无处不在 无时无刻 不可或缺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破旧被丢弃的衣物也是很少的
B.被丢弃的衣物也很少是因为破旧
C.衣物也很少是因为破旧被丢弃
D.很少的衣物也是因为破旧被丢弃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直根系”这一概念是苏秉琦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苏先生认为,中华文明起源所涉及的范围是从关中西部起,经山西全境向西北至内蒙古河曲地区,向东北经冀西北延伸至辽西地区,形成“Y”字形文化带。这一地带是中华诸文明升起最早也是最光亮的地带,也是“中华文化总根系中一个最重要的直根系”。红山文化处在“Y”字形的右上部,是直根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