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150个字。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1.了解说明的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
  2.体会简练、缜密、生动的语言。
  3.了解有关“板块构造学”和恐龙灭绝原因的科学知识。
  4.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课时设置
  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恐龙无处不有》,第二课时完成《被压扁的沙子》。
  第一课时学习《恐龙无处不有》
  ★教学过程
  大家看过《侏罗纪公园》这部电影吧,一定会被那奇特的想象和栩栩如生的画面所震撼。那么你们知道恐龙是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动物,为什么却在6 500万年前灭绝了呢?恐龙的化石会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秘密呢?请看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是怎样为我们揭开谜底的。
  自主导学﹥﹥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骨骼(gé)    臀(tún)    驮(tuó)   褶皱(zhě zhòu)  两栖动物(qī)
  2.词语解释
  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石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过程。
  天衣无缝:比喻事件没有一点儿破绽。
  繁盛:繁密茂盛。
  3.作者简介
  阿西莫夫(1920—1992),美籍犹太人。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曾获代表科幻文学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奖,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界泰斗。代表作《基地》《我,机器人》。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听课文录音朗读(多媒体播放),学生思考:短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疑解惑】短文通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证明大陆漂移假说的例子,说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2.课文标题是《恐龙无处不有》,那么它的说明对象是否就是恐龙?
  【答疑解惑】作者谈恐龙的灭绝,谈到恐龙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项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