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860个字。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目标:
  1.品味本文简洁,准确,生动,科学的语言。
  2.掌握说明文的几种说明顺序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趣。
  教学课时:两课时
  预习内容:
  1.作者介绍: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20世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8年获哈佛大学地学系博士学位。回国后先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员、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成为我国近代气象学和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1936 年起,出任浙江大学校长,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在贵州的穷乡僻壤,他将浙大从一所地方性大学办成了全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耀眼的篇章。1949年10月,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
  2.学习字词。
  连翘(qiáo)——翘起(qià)
  衰草连天(shuāi)——鬓毛衰(cuī)
  落叶(luò)——丢三落四(là)——落枕(lào)
  观测(guān)——玄妙观(guàn)
  差异(chā)——差遣(chāi)——差错(chā)——参差(cī)
  3.学生各自诵读课文。
  提示:本文是说明文,诵读时节奏要舒缓,语气要平实。
  指出下边几个问题的答案应该从哪些段中寻找,把段的序号写到括号里。
  ①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②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性?()
  ③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④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明确:①(1—3)②(4、5)③(4—10)④(11)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大自然丰富多彩.那么,这些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与人类有何关系呢?为什么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大自然的语言》。
  每个词齐读两遍,读准字音。
  四、自由朗读课文,标好段序,完成课后练习题~。
  五、根据课后练习题一中的四个问题,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