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190字。

  专题五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准确辨识,熟练运用
  考点要求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E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
  简释:“常见的修辞手法”指上面七种,明确了考查的范围。“正确运用”是指不考查修辞的概念、术语,重在“运用”,即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修辞手法的使用及其效果。
  1.(2014•江苏)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
  A.水面风回聚落花  B.数峰无语立斜阳
  C.楼上春容带雨来  D.蝉曳残声过别枝
  答案 A
  答题提示 先分析题干诗句,“墙头”是名词,“头”是对“墙”的补充;“雨”是名词,“细”补充说明了“雨”的状态;“垂”是动词;“纤草”是名词,且“纤”是形容词,说明了“草”的状态。然后分析选项:A项“水面”对“墙头”,“风回”对“雨细”,“聚”对“垂”,“落花”对“纤草”,意义相称,词性相同,对仗工整;B、C、D三项中的“数峰无语”“雨来”“蝉曳残声”词性都与题干句不对仗。
  2.(2015•江苏)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  )
  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答案 B
  答题提示 本题考查诗句的修辞手法——比拟(拟人和拟物)。B项意为浮萍碎处,映现出远山的倒影;小船过时,听到划过草叶的声响。是从视觉与听觉角度来写的,并未使用比拟手法。A项意为春风试着用神奇的刀尺,精心剪裁出春天的红花绿叶。“试”“裁”是人的动作,用了拟人。C项说芍药花“含春泪”,“蔷薇”“卧晓枝”,把花写成美人,使用了拟人手法。D项一“偷”一“翻”,采用拟人手法,突出了南风这位旧相识的顽皮可爱。
  3.(2016•江苏)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  )
  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B.人皆可以为尧舜
  C.化干戈为玉帛  D.情人眼里出西施
  答案 A
  答题提示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借代。A项出自《鸿门宴》,将他人比作“刀俎”,将自己比作“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使用了比喻手法。B项出自《孟子•告子下》,意思是人人都可以做尧舜那样的贤人。“尧”和“舜”指代贤人,有作为的人,使用了借代手法。C项出自《淮南子•原道训》,指把战争或争斗变为和平、友好。“干戈”,盾牌和戈,泛指武器,多借指战争;“玉帛”,古时国与国间交际时用作礼物的玉器和丝织品,代指和平、友好。本句使用了借代手法。D项“情人眼里出西施”是谚语。西施原是春秋末期越国的美女,后来代指心上人。此句表示由于有感情,觉得对方无处不美,使用了借代手法。
  4.(2017•江苏)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  )
  A.“一带一路”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
  B.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
  C.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
  D.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国在观念上弯道超车。
  答案 B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