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题,约18380字。
上海市静安区2019年高考一模语文试卷
1.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3.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
一 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分野中峰变, 。(王维《 》)
(2) ,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师说》开头一句说“ ”。文中引用孔子“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接着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分析】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这个考点。在平时学习时一定要注重背诵。
【解答】故答案为:
(1)阴晴众壑殊,《终南山》(重点字:壑)
(2)锲而不舍(重点字:锲)
(3)古之学者必有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重点字:贤)
【点评】名篇名句默写题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考查的内容主要是高考考试大纲所规定的64篇(初中50篇,高中14篇)古诗文范围内,考查的题型是填空题,主要考查的形式主要给上句写下句,或者给下句写上句。近三年来主要形式是情景式默写,考查的不仅是学生对原文的背诵,而且考查了学生对原文内容和内涵的理解。
2.按要求选择。(5分)
(1)毕业送别,为了激励同学,小李准备的诗词用作赠言最适合的一项是()。(3分)
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B.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得体。“得体”指的是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选择恰当的词语、语体和语气,具体包括:语言表达适合形式的特点和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身份的需要,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有分寸感,做此类题目可以根据说话的对象与场合的不同,来选择运用敬辞或谦辞,书面语或口语。
【解答】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担忧,没有激励;
B.“伤离别”“冷落清秋节”写冷落凄凉的深秋,写出了悲伤之情,不适合激励同学;
C.相信总有一天会实现理想施展抱负,虽然苦闷但不失去信心,给人以激励;
D. 诗句强调深入理解道理必须亲自实践,没有激励之意。
故选:C。
【点评】表达得体要考虑以下几点:
(1)要考虑对象。即根据不同交际对象的社会背景、文化修养、语言习惯等采用相应的语言形式。
(2)要考虑场合。在不同场合(如正式场合、工作场合、日常生活、娱乐场所等)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
(3)要考虑目的。目的不同,语言表达自然有别。如广播稿是念给人听的,所以要多用短句、口语、不容易引起歧义的词,少用生僻的词等。再如失物招领启事语言要简洁,寻物启事语言要较详细等。
(4)要考虑语体。不同语体所用的表达方式不同。语体分谈话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谈话语体包括日常谈话、演讲、辩论等;书面语体分为文学语体、政论语体、科学语体、事务语体等。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例如用手势招呼别人,用面部表情传达某种信息,这些符号的使用范围是极有限的。 ,一般人用电报陈述意见,诸如此类的符号都是在已有的语言基础上编制出来的,是语言符号的符号。由此可见, ,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
①人们进行交际,交流思想,可以不使用语言符号②语言是应用最广泛的符号③军队用旗语发布命令
④人类社会的所有活动都离不开语言
A.③②①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分析】考查排序,解答本题,要先通读所有语句,把握文段内容,抓住关键衔接词、照应词。
【解答】段意:人类社会的所有活动都离不开语言。
根据后面的“用手势招呼别人,用面部表情传达某种信息”这两种方式都没有使用语言,可见人们进行交际,交流思想,可以不使用语言符号故选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