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4道题,约14490个字。

  江西省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6
  满分: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座位号
  得分
  一、语文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寒噤(jìn)   殷红怒不可遏(è)       风雪载途
  B、藩(pān)篱绥靖气息奄奄(yǎn)     惟妙惟肖
  C、箱箧(qiè)   震悚日薄(báo)西山步履蹒跚
  D、诘(jié)问愧怍锐不可当(dǎnɡ)    瘦骨嶙峋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诚惶诚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B. 陆续出台的房改令意图大相径庭,都是想通过合理控制房价而稳定房地产市场。
  C.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D.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杂乱无章。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
  B.广泛的课外阅读是提高我们语文水平的重要方法。
  C.进入中学以后,他的成绩始终一直在我们班名列前茅。
  D.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家乡是浙江绍兴。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
  ②一个拥有高眼界的读书人,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的藩篱。
  ③眼界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
  ④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中,从对历史的理解中,获
  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
  ⑤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有价值的书籍。
  A.①③②④⑤B.⑤④①③②C.③⑤④①②D.③①⑤②④
  5.结合语境,在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这就是“月尘”。这些颗粒一方面像面粉一样细小,一方面又像钢珠一样坚硬耐磨,它们很容易在自然或人为的因素作用下,被扰动而悬浮在月球表面,就像一层薄薄的面纱。
  A.月球表面被一层细小的尘埃颗粒笼罩着给月球探测器顺利工作带来不便
  B.一层细小的尘埃颗粒笼罩在月球表面妨碍了月球探测器顺利工作
  C.笼罩着一层细小的尘埃颗粒在月球表面设置第一道障碍阻止月球探测器顺利工作
  D.月球表面笼罩着一层细小的尘埃颗粒为月球探测器顺利工作设置下第一道障碍
  二.古诗文阅读(24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6~7题。(4分)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注释】①魏大:陈子昂的友人。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②魏绛:春秋晋国大夫,以和戎政策消除边患而受金石之赏。③六郡雄:汉代名将赵充国,号称“六郡豪杰”。④代:代州。⑤狐塞:飞狐塞,边界驻军重地。⑥云中:云中郡,边塞重镇。⑦燕然:燕然山。东名将窦宪大破匈奴军队,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返。
  6.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首联从“复从戎”可以清楚地意识到边境上军情的紧急。
  B.颔联“三河道”点出送别的地点。
  C.颈联写魏大从军所往之地。。
  D.尾联运用典故,表现作者壮志未酬。
  7.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首联暗用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
  B.颔联“怅别”一语,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伤感。全诗情感由首联的激昂慷慨转入分手时的儿女缠绵、凄哭悲切。
  C.颈联中的“横”“接”二字写出了雁山、飞狐塞等地地理位置的重要,它们是中原地区的屏障。这两句暗示魏大此行责任重大,为结句做了铺垫。
  D.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了诗人立志报国的思想情怀,感情豪放激昂,语气慷慨悲壮,有气壮山河之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