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小题练透(含解析)(打包10套)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小题练透10含解析20190305147.docx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小题练透1含解析20190305146.doc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小题练透2含解析20190305148.doc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小题练透3含解析20190305149.doc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小题练透4含解析20190305150.doc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小题练透5含解析20190305151.doc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小题练透6含解析20190305152.doc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小题练透7含解析20190305153.doc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小题练透8含解析20190305154.doc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小题练透9含解析20190305155.doc
小题练透1
时间:20分钟 满分: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会不会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既要________,也要冲锋陷阵,切实解决好思想认识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等突出问题。贫富差距大会影响经济增长、社会稳定,所以解决贫困问题________。
脱贫目标艰巨繁重,到2020年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需要每年减贫1000多万人,( ),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所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________推进难以完成的任务,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________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敢不敢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B.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检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C.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彰显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D.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会不会抓落实、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检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办事能力和工作作风。
解析 第一处语病是语序不当,应改为“想不想抓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第二处语病为搭配不当,“彰显”与“状态”“作风”不搭配,把“彰显”改为“检验”。
答案 B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脱贫攻坚既面临着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B.脱贫攻坚既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多年未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C.脱贫攻坚还面临着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D.脱贫攻坚还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多年未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解析 根据下文的关联词语“也”,它只能与“既”搭配,可以排除C、D两项;“矛盾和问题”的前面是一个多层定语,正确顺序应是“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排除B项。
答案 A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运筹帷幄 迫在眉睫 按部就班 众志成城
B.建言献策 千钧一发 循规蹈矩 同仇敌忾
C.运筹帷幄 千钧一发 按部就班 同仇敌忾
D.建言献策 迫在眉睫 循规蹈矩 众志成城
解析 运筹帷幄:在军帐内对军略做全面计划。常指在后方决定作战方案。也泛指主持大计,考虑决策。建言献策:陈述主张或意见,通过口头或文章提出的有益的意见,出谋划策,进献计策。这里的主语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用“运筹帷幄”合适。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千钧一发:比喻万分危急或异常要紧。这里强调的是“紧急”而不是“危急”,所以用“迫在眉睫”合适。按部就班:原意是写文章时篇章结构安排得体,用字造句合乎规范。后来引申为照章办事,依次进行,不越轨,不逾格。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轻举妄动。现多形容一举一动拘守旧框
……
小题练透3
时间:20分钟 满分: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青山倚碧海,朋自远方来。6月的青岛,花木葱茏,生机勃勃。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成员国领导人和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齐聚黄海之滨,共商合作大计。6月10日,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了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大范围会谈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他强调,尽管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不断涌现,但捍卫和平的力量终将战胜破坏和平的势力,安全稳定是________;尽管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有新的表现,但“地球村”的世界决定了各国日益利益交融、命运与共,合作共赢是________;尽管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________,但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宣布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从设立300亿元人民币等值专项贷款到建设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从继续举行“和平使命”等联合反恐演习到中方为各方培训数千名人员,中国贡献为上合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习近平总书记________的判断,务实亲和的倡议,赢得了与会嘉宾的高度认同。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正确把握和认识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进一步发挥“上海精神”,我们就能化解时代难题、破解风险挑战,让安全与繁荣的阳光照亮人类的共同家园。
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进一步弘扬“上海精神”,我们就能破解时代难题、化解风险挑战,让安全与繁荣的阳光照亮人类的共同家园。
B.正确把握和认识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进一步发挥“上海精神”,我们就能破解时代难题、化解风险挑战,让安全与繁荣的阳光照亮人类的共同家园。
C.正确把握和认识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进一步弘扬“上海精神”,我们就能化解时代难题、破解风险挑战,让安全与繁荣的阳光照亮人类的共同家园。
D.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进一步发挥“上海精神”,我们就能化解时代难题、破解风险挑战,让安全与繁荣的阳光照亮人类的共同家园。
解析 文中画线句子“正确把握和认识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进一步发挥‘上海精神’,我们就能化解时代难题、破解风险挑战,让安全与繁荣的阳光照亮人类的共同家园”,“正确把握和认识”语序不当,应该是“正确认识和把握”;“化解时代难题、破解风险挑战”语序不当,应该先“破解”再“化解”;“发挥‘上海精神’”搭配不当,应该把“发挥”改为“弘扬”。故选A。
答案 A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青岛见证了中国的行动力,更见证了中国的思想力
B.青岛见证了中国的思想力,更见证了中国的行动力
C.青岛见证了中国的思想力,中国的行动力更被见证
D.青岛见证了中国的行动力,中国的思想力更被见证
解析 按照逻辑发展顺序,应该是由“思想”到“行动”,所以应该是“思想”在前,“行动”在后,且括号之前主要讲思想方面,括号之后“一系列具体措施”是中国人的行动方面,排除A、D两项。B项,“青岛见证了中国的思想力,更见证了中国的行动力”主语是青岛,这次会议在青岛举行,青岛见证了中国人的思想力,更见证了中国人的行动力,主语都是“青岛”,强调了后者,领起下文的“一系列具体措施”。C项,“中国的行动力更被见证”突然转换成“被”字句,主语变成了“中国的行动力”。故选B。
答案 B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人心所向 众望所归 东山再起 登高望远
B.人心向背 大势所趋 东山再起 居高临下
C.人心所向 大势所趋 沉渣泛起 登高望远
D.人心向背 众望所归 沉渣泛起 居高临下
解析 人心所向: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人心向背:向,归向,指
……
小题练透10
时间:20分钟 满分: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一些人为了维护个人权益,无视他人权益,罔顾公共利益,甚至更进一步,把他人权益、公共利益用来讨价还价的筹码,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这种走岔道的极端方式,将“权利意识”异化为“交相害”而非“交相利”的行为,让人遗憾,也发人深思:( )?
“在一个多少算得上是文明的社会里,一个人所能够拥有的一切权利,其唯一的来由是法律。”法学家杰里米•边沁的结论________。“权利意识”的伸张,离不开“法治观念”护航。在法律的条款中去寻找依据,权利的主张才能________;在法治的框架下予以推进,权利的实现才能顺理成章。反之,把“权利”当作________的通行证,认为有了利益诉求,就能够________地去冲撞底线、挑战规则、突破边界,整个社会又如何做到和谐运转?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一些人为了维护个人权益的目的,无视他人权益,罔顾公共利益,甚至更进一步,把他人权益、公共利益当作讨价还价的筹码,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
B.一些人为了维护个人权益,无视他人权益,罔顾公共利益,甚至更进一步,把他人权益、公共利益当作讨价还价的筹码,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
C.一些人为了维护个人权益,无视他人权益,罔顾公共利益,甚至更进一步,把他人权益、公共利益当作讨价还价的筹码,以实现个人最大化的利益。
D.为了维护个人权益,使一些人无视他人权益,罔顾公共利益,甚至更进一步,把他人权益、公共利益当作讨价还价的筹码,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
解析 A项,“为了……目的”语义重复。C项,“实现……利益”搭配不当。D项,“为了维护个人权益,使一些人无视他人权益”缺少主语。
答案 B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从长远的观点看,谁能否认这样做是令人遗憾的
B.只有掌控好权利的风帆,才能抵达文明的彼岸
C.权利的风帆如何行进,才能抵达文明的彼岸
D.能否抵达文明的彼岸,取决于行进的权利风帆
解析 此题属于文本填空类,A项,虽然是问句,但与上文不衔接。B项和D项虽然能够体现“发人深思”,但陈述句的表述不合语境。
答案 C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开门见山 迎刃而解 为所欲为 义正词严
B.一针见血 水到渠成 为所欲为 理直气壮
C.开门见山 水到渠成 心想事成 理直气壮
D.一针见血 迎刃而解 心想事成 义正词严
解析 一针见血:本义,一针刺下去就见到血,形容医生医术十分高明。现在多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开门见山:打开门就能看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水到渠成: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迎刃而解:意为把竹子劈开口,下面的一段竹子就迎着刀刃裂开了。比喻主要问题解决了,其它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或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为所欲为:本指做自己想做的事。后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心想事成:心里想到的,都能成功。多用于祝福语。理直气壮:理由正当充分,胆子就壮,说话就有气势,有时也指气势汹汹。中性词。义正词严:理由正当充足,措词严正有力。含褒义。
答案 B
4.下面是五种实用文的部分摘录,请根据实用文体的语言特点,找出每句的不当之处并作修改。(5分)
(1)校团委会决定5月10日下午第二节课后,在学校体育馆举办首届篮球赛。欢迎各位同学莅临现场,积极参加。(校团委会通知)
(2)恩师无恙,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教师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教师节短信)
(3)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大家好。今天是我校50周年校庆,学校的图书馆、校史馆、办公楼全部开放。(广播稿)
(4)有位同学于5月7日上午拾得钱包一个,内有人民币48元、饭票、手机充值卡等,望失主前往学校政教处找李老师认领。(招领启事)
(5)我来拜访您,您不在,我把拙作《读词小札》放在府上,请您工作之暇拜读并给予修改,不吝赐教。(留言便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将“莅临现场”改为“踊跃报名”(或改为其他合理答案);(2)“垂念”改为“常念”;(3)将“全部”改为“全都”(只要消除“全部”与“全不”的歧义即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