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1820字。
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2018年12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3题。
睿智豁达的苏轼认为,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不懂涛光养晦,不能自用其才。而历经宦海沉浮的王安石比苏轼更为洞明,在《贾生》诗中他提出了自用其才的标准。他写道:“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意在表明,君王待臣厚薄,臣子是否自用其才,评价的标准不在于官爵高低,关键要看臣子的谋议是否得到采纳和施行。这是很有见地的经验之谈,显然,政治家们要比诗人们眼光更为深笃,值得后人深思和借鉴。
透视贾谊的人生际遇和苏轼、王安石等人的诗作情怀,我们可从中受到启迪,那就是要学会刚愎自用,方能成才。
刘禹锡在《学阮公体》诗中曾言:“(甲)”,可谓一语道破了古代有才华的读书人或知识分子,即贾谊们的痼疾。他们往往多愁善感,情绪多变。遇有顺境,就激情满怀,意气风发,“(乙)”;而遇到逆境,就心怀愤懑,一愁莫展且自感怀才不遇,“(丙)”。有的甚至义气用事,自暴自弃,于事无补,于己有害。
今天我们生正逢时,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以“出世”情怀,自用其才。因为古人早就告诉我们:“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睿智(ruì) 涛光养晦 B.何啻(chì) 宦海沉浮
C.痼疾(gù) 一愁莫展 D.愤懑(mǎn) 义气用事
2.上面所选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深笃 B.刚愎自用 C.自暴自弃 D.出世
3.依次填入第三段甲、乙、丙三处的语句,句意连贯、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②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
③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网络流行语是网民们______的表达方式。它作为一种在虚拟社会中广泛流行并影响 到现实生活的语言形式,能得以迅速蹿红,其原因无非是符合语言省力的原则。
②因为人天生容易对美好的事物______,而对痛苦的感知却只会随着年月的累积而变得 敏锐。如果我们不懂得去感知幸福和快乐,就只能让痛苦和怨恨充满心田。
③寒食节是春季里一个重要的节日,很多地方每年都举行隆重的寒食祭祀介子推仪式活 动。晋文公为表达对介子推的哀思,下令禁火寒食,自此______,有了寒食一节。
A.习以为常 约定俗成 相沿成俗 B.约定俗成 习以为常 相沿成俗
C.相沿成俗 习以为常 约定俗成 D.习以为常 相沿成俗 约定俗成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G20峰会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如期举行,中国领导人用海纳百川的情怀、兼济天下的胸怀,向世界传递出“G20不仅属于二十国,也属于全世界”的强烈信号。。
B.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从“吃饱”向“吃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