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150字。
一、古代诗歌中14类语言特色精讲
特色 说 明 示 例 赏 析
冲淡 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语言力求朴素,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之中蕴含着深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这几句诗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却蕴含着作者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
工丽 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理解时可以借助对仗 “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杜甫《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三首》) 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绚丽 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诗歌语言有鲜明的色彩感,而且色彩对比强烈,写出了春日江南的明艳如画
直率 语言毫不隐晦,毫不修饰,依照情感的原样直接写出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硕鼠》) 这两句诗直抒胸臆,反映了农夫对沉重的剥削的怨恨和控诉
委婉 不是直接叙述或抒情,而是通过写与本意看似无关的事物,或者通过对比而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诗人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并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清新 比喻新颖,用语通俗。山水田园诗人所作诗歌大多清新脱俗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四首(其三)》] 这首诗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明快 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的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即”“穿”“便”“向”四个字表现了快捷的速度和跳跃的节奏,诗人喜不自禁的心情跃然纸上
自然 语言不留雕琢的痕迹,率真朴素,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写出了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不加雕饰,生动自然
清幽 清静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细细体味却意味深远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 前两句写不见人影而闻人声,烘托出山的空寂清冷;后两句用夕阳返照之光映着林中的青苔,进一步渲染了山的特点,给人一种无比清幽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