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21280字。
深圳高级中学(集团)2018-2019学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1.默写课文相关语句。
(1)《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女子登上倒塌的墙,对着心上人的家乡远远地痴望,形象鲜明,情意动人。
(2)《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3)《赤壁赋》中,用比喻的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性本爱丘山。”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它是诗人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6)曹操在《短歌行》中用“明明如月,__________________?”发问,以明月可望而不可取,来比喻求贤才而不得,从而点明自己忧愁不已的原因。
(7)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______________。
(8)《游褒禅山记》中的“__________,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答案】 (1). (1)乘彼垝垣, (2). 以望复关 (3). (2)舳舻千里, (4). 旌旗蔽空 (5). (3)寄蜉蝣于天地, (6). 渺沧海之一粟 (7). (4)长太息以掩涕兮, (8). 哀民生之多艰 (9). (5)少无适俗韵 (10). (6)何时可掇 (11). (7)放浪形骸之外 (12). (8)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垝垣”“舳舻”“旌”“蜉蝣”“沧”“掇”“骸”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班主任走进教室,一看到他那没精打采的眼神,便断定他周日晚上又去玩电子游戏了。
B. 如果影响到各州的生态环境,那么昨天首相关于运用核能源的报告恐怕就要束之高阁或者丢弃到废纸篓里了。
C. 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一方面要不断阅读,积累语言材料,丰富头脑;另一方面还需要多观察,多思考,勤练笔。除此之外,恐怕不可能有什么终南捷径了。
D. 为人民谋求利益,每位党员都义不容辞;为群众排忧解难,每个干部都责无旁贷。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成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A项“没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情绪低落的样子,不能用来修饰“眼神”。使用错误。B项“束之高阁”意思是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丢在一旁不管,也比喻把某事或某种主张、意见、建议等搁置起来,不予理睬和办理。从后文的“或者丢弃到废纸篓里了”可知使用正确。C项“终南捷径”指求名利的最近门路。根据前文的“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可知使用正确。D项“责无旁贷”意思是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多用于指自己应当做的不可推卸的事。强调的是“责任”。符合语境,使用正确。故选A。
【点睛】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知不可乎骤得(屡次得到) 有穴窈然(深远幽暗的样子)
B. 不能喻之于怀(比喻) 徒留无所施(用)
C. 感慨系之矣 (附着) 既替余以蕙纕兮(废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