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650个字。
部编七下语文第六单元课时练习
第24课《河中石兽》课时练习
基础达标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山门圮于河()棹数小舟()
曳铁钯()为暴涨携之去()
湮于沙上()啮沙为坎穴()
石必倒掷坎穴中()溯流逆上()
2.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如是再啮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知其一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课内精读
阅读《河中石兽》,回答下列问题。
4. 文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分析一下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5.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拓展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楚有祠者,赐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6. 由这个故事得出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这个故事有什么寓意?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
1. pǐ zhào y è zhǎng yān niè zhì shuò
2. (1)这样判断动词
(2)事物的道理物理学
(3)只但是
3.(1)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
(2)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一点道理就可以主观臆断吗?
4.三个主要人物分别是寺僧、讲学家与老河兵。
(1)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去了,理由,水有冲击力,将随水流而下。
(2)讲学家认为石兽在下沉处深埋,因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有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3)老河兵认为石兽已逆流而上,因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溃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
5.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言之成理即可)
6.画蛇添足
7.讽刺那些不顾客观实际,自以为是,弄巧成拙的人。
部编七下语文第六单元《太空一日》课时练习
第22课《太空一日》课时练习
基础达标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炽()热赫()兹舷()窗烧灼()
遨()游严谨()
2.解释下列词语。
本末倒置:
耐人寻味:
惊心动魄:
3.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
B.人体对大约10赫兹以下的低频振动非常敏感,它会让人的内脏产生共振。
C.飞船飞行的速度比较快,经过中国、某地乃至某省上空的时间都很短。
D. 即使是巨大的城市,在夜晚看到时就只是淡淡的红色。
4.本文的作者是,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课内精读
阅读“9时整,火箭尾部发出巨大的轰鸣声……我激动得说不出任何话来”,回答问题。
5.作者为什么详细描写共振?
6.选文中出现了很多科学术语,有什么作用?
7. 1960年,中国登山健儿历尽艰辛最终完成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创举;2003年,杨利伟作为第一名造访“天宫”的中国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请结合选文,谈谈我们民族精神的内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