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小题,约13810字。
2019年中考模拟试卷
语文卷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30分)
1.下面句中画线的词语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 ( )
A.微风吹拂,白堤上纤(qiān)细柔软的柳丝参差披拂,风姿婀娜,诗意盎然;落日熔金,涟漪微泛的西湖水脉脉含情,流光溢采,风景绮(qǐ)丽。
B.生活中总有些人,尽管不够幸运,甚至深陷沼泽、走头无路,但内心始终翻腾着一股冲动,就像遥远地平线上的光,挣脱山峦的羁绊(pàn),越过无垠的原野,迸(bèng)射出野蛮生长的磅礴力量。
C.在众人感叹这个社会物欲横流或纯真被权欲遮敝时,能以真实的笔触为困顿和迷惘的人群提供心灵慰藉(jiè)或灵魂庇(pì)护的作品,便是最好的创新。
D.南湖革命纪念馆的顶部矗(chù)立着一个外方内圆的标志,行(háng)家称其为丰功坊,它象征天圆地方的恢宏世界,隐喻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迹绩如天地日月永垂于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两小题。(根据2018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现代文阅读语段《守护“自如”的心境》改编)
如今,人们时常感到被大流裹挟着往前走。生活的鼓点越敲越快,让人浮躁不安;①各种诱感扑面而来,令人目不暇接。现实中,有人汲汲于功名,一切围着私利打转,常常心神不宁,何谈“歌啸自如”?有人戚戚于贫贱,总跟别人攀比,一旦比不过就心态失衡,何谈“粗粝自如”?
“君子有常度,所遭能自如”。②所谓“常度”,其实就是应当恪守的准则或信条。匆匆赶路时,不妨回头看看走过的路,想想当初为什么出发?③只有守住心中的“常度”,才能在内心深处积攒力量,抵抗“不自如”的焦虑状态。守护不变的初心,越是时间久,考验多,越能彰显“自如”的价值。
世事纷繁,倘若一个人能持之以恒地保持“自如”的状态,实属难能可贵。“胸中自有青山在,何必随人看桃花”。守住“自如”的心境,④保持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就能收获人生的曼妙风景。
2.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目不暇接 B.恪守 C.持之以恒 D.曼妙
3.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根据2018年各省市中考语文语病试题改编) ( )
A.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始见于殷商时代,到西汉已基本完备,属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推动中国农牧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B.针对学生体质下滑的不争事实,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反思,教育部拟对各省学生体质进行排名并予以公示,意图柔性“倒逼”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关心学生身体健康。
C.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第一次完整呈现世界顶级的文物修复技术,围绕着现代人和古老文物之间的互动为核心命题,集中展示了文物修复专家们的工匠精神。
D.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让每个贫困户能够掌握一两门种植或养殖技术,在增收的同时也能增智,这是文化扶贫的重要手段。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 ( )
A.古人的名与字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如杜甫,字子美,取相同之意;韩愈,字退之,取相反之意。别号往往是自取的,表明个人的情趣,如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陶渊明,别号“五柳先生”。
B.“豁然开朗”“觥筹交错”“心旷神怡”“鞠躬尽瘁”分别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诸葛亮的《诫子书》。
C.“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也指国家;“风骚”作名词时泛指文学才华,“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屈原的《离骚》;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
D.法国作家都德笔下的小弗朗士从韩麦尔先生的最后一课中迅速省悟成长,曹文轩笔下的杜小康在历经风雨后逐渐变得坚强,莫泊桑笔下的若瑟夫在遇见于勒后见证世态炎凉。中外文学作品为我们塑造了许多经典的人物形象,让我们通过孩童的视角,洞悉世界,体味人生百态。
6.古诗文名句填空。(6分)(原创)
(1)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2)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李商隐《无题》)
(4)《爱莲说》中的“ , ”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内开展反腐倡廉行动,号召大家要保有洁身自爱的君子作风有异曲同工之妙。
(5)古往今来,凡志存高远者,“无求”于名利,却“有求”于大道。虽“不戚戚于贫贱”,但有“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济世情怀;虽“不汲汲于富贵”,但有“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的赤子之心……从“无求”到“有求”,这是一种大格局、大境界。
7.名著阅读。(5分)(原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